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及培养
本文关键词: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及培养
【摘要】: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包括教师为胜任本职工作所具备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较强的成就动机与求知欲、充满个性的创新。优秀教师人格的培养需要各级教育部门领导的重视和配合,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培养教师的奉献精神和主体创新精神、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
【关键词】: 优秀教师 人格特征 培养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优秀教师”与“教师人格”的理解1.优秀教师。何谓优秀教师?《辞海》云:优者,优良、美好之谓也,如品学兼优。优秀教师即教师中的品学兼优者。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三部分“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规定的精神,优秀教师应当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友坚;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2 刘恩允,杨诚德,张震;教师人格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J];教育探索;2002年04期
3 王丽英;教师人格特征及教育价值[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跃文;“差生”转化过程中的情感智力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吴玲,郭孝文;论教师专业化的拓展与推进策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孙秀鸿;谈教师人格在学风中的作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潘胜寒,赵瑞情;关于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政策评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刘献春,范敏;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德育价值[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宋保平;;现代性下体育教师专业化与体育教师角色定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卢伟;;论师德[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林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学校人事工作改革创新[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徐廷福;美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山俊;;中国古代师资养成特点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许苏;;西方早期职业教师发展特征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2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韶峰;中小学教师的任用及其纠纷的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丛晓芳;中职实践课教师专业自主权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韩桐;关于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及改善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洋;小学教师国际间交流培训的实践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明颖;美国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实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丽华;连云港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7 鱼锋;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滕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曹雪梅;教师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国富;“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汪悦;教师需要与学校激励机制的建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黄轩庄;青少年人格教育对策的优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刘恩允,杨诚德,张震;教师人格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J];教育探索;2002年04期
4 朱莲芳;满足教师合理需要,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祁金善;当代教育的重要命题——健全人格的培养[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荣德,王嘉德,钱学芳;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名师的培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胡平新;;浅论优秀教师的培养[J];教师;2009年01期
3 顾海根,,谢诒范,葛暑芳;高师新生的选择标准与实施方法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4 王克刚;;占据学校未来发展的制高点[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8年06期
5 周文阔;;培养优秀教师的策略思考[J];网络财富;2010年24期
6 吴红霞;郭文英;;教师分层培养实践探索[J];幼儿教育;2011年10期
7 黄白;教师人格特征浅说[J];河池师专学报;1994年04期
8 王文;论教师的移情能力[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刘凤娟;;谈教师的人格魅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31期
10 李桑杰;;教师培训中不容忽视的几个方面[J];双语学习;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凤华;王凯;;汉族、蒙古族高中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张晶;王才康;;军人工作倦怠与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镇;张建新;;自传体记忆与人格的关系及其个体差异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王平;;当代女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就业危机感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宋崇升;王健;邹义壮;张进国;李亚军;宋少刚;王云辉;;正常人多导睡眠监测首夜效应与人格相关性研究[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肖海霞;;律师人格特征与个人偏好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顾凡;文涛;;知识型员工的人格特征与激励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钱宇凤;吴远;;女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孙丽娟;;慢性疼痛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王明姬;施俊琦;王垒;;社会比较倾向量表的修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兴全;沐浴在阳光雨露下[N];眉山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苏婷;一所农村中学培养教师的秘诀[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丁伟;全国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举行[N];人民日报;2003年
4 通讯员 周晓东 闫静 侯景瑜;用爱浇灌出最艳丽的花朵[N];陕西日报;2004年
5 王好连;家庭是船 事业是帆[N];开封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刘西艳 李延军;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N];铜川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管炜 实习生 郑德才;无悔的追求[N];通辽日报;2007年
8 记者 孟霞 通讯员 杨一航;州直表彰百名优秀教师[N];伊犁日报(汉);2006年
9 初霞;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N];哈尔滨日报;2007年
10 沈雪梅;全市优秀教师代表举行座谈[N];南通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铀;银屑病患者心身状态研究及新医学模式的治疗探索[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2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4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严玉萍;中美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梁瑛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梅峰;临床心理学视野下的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王国强;首诊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理防御机制及脑脊液、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石建;“心身医学”理论中医药学溯源及其对SLE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异;大学生人际容纳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董巍;上海警察职业生涯承诺的结构及其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保锋;技校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留守经历的关系[D];兰州大学;2009年
4 秦梅;大学生网络激情与人格特征和孤独感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严洁;上海市女中学生与混合中学女生人格特征的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7 徐茂云;医生人格特征与医疗纠纷的相关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8 纪伟;不同职业的消费者决策风格及其与人格类型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曾斌;中国人跨文化敏感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彩萍;太原市老年人人格特征与认知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46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46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