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校际均衡:环境、话语与制度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9 19:15

  本文关键词:校际均衡:环境、话语与制度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校际均衡 政策 话语 制度建设


【摘要】:校际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资源的适当稀缺决定了校际失衡与利益争夺的背景,也使得如何实现分配正义成为校际均衡研究中的主题。在经历政治话语、经济话语规束之后,我国校际均衡问题的研究逐渐转向制度的话语阶段,并在政府主导的情况下着力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校际均衡 政策 话语 制度建设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No.2006068)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No.05QN013)的系列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05
【正文快照】: 我国已于本世纪初基本实现了“两基”的目标,这也就在理论和政策实施层面保障了我国公民的基本受教育权利。但对于一种权利而言,不仅仅是一个有或者无的问题,还是一个能否真正让相关主体真正“享有”的问题,这也就是有学者提出的“权利是一种操作性权利”〔1〕的观点。由于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复兴;市场条件下的教育公平:问题与制度安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谈松华;“短缺教育”条件下的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公平与效率[J];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3 孙晓春;社会公正:现代政治文明的首要价值[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强;;从教育经济学视角看我国教育公平问题[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肖陆军;;论民生型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3 刘尧;中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与对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康永久;当代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5 裴娣娜;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转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6 刘建华;我国现行教育“显失公平”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刘志文;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尺度[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陈小勤;关于推进“教育公平”的现实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曹占霞;;转型期政府在促进教育公正中的职能定位[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张宏树;;信息时代媒介素养与教育公平关系探求[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春霞;;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改革面临的几个基本问题[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张爱秀;;契约论视角下研究生和导师关系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曹淑江;;高等教育体制分权问题研究——中央高等教育投资对地方高等教育投资替代作用的实证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熊亚;;解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肖陆军;;论社会公正及政府公共服务制度改革[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峰;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程红艳;儿童在学校中的自由[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上仁;中国高等院校成本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王冲;中国高校资本结构多元化及其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丁金泉;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润洲;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袁筱平;中等师范学校教育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建香;我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的短缺问题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廖茂忠;义务教育补偿的价值基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毕正宇;黄冈市中小学教师流失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文晶;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实践[D];河南大学;2003年

8 苏学愚;中国教育投资短缺的经济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童汇慧;关于我国教育财政资金优化配置的思考[D];浙江大学;2002年

10 李新春;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民办教育若干问题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劳凯声;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改革走向:教育与市场的关系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刘复兴;教育民营化与教育的准市场制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峰;;政策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动力与保证[J];职大学报;2010年01期

2 胡伶;;校际均衡发展的政策工具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3 钟院生;;教育产业属性分析与政策取向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梁小青;;区域经济空间与城乡联系的理论综述[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谢凌凌;;政府之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图景与理路[J];理论月刊;2010年03期

6 郭秀云;;从“选择制”到“普惠制”——城市户籍改革政策取向与路径探析[J];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7 王曼;;我国公共政策的三段范式[J];求索;2010年01期

8 郑功成;;从高增长低福利到国民经济与国民福利同步发展——亚洲国家福利制度的历史与未来[J];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9 谈松华;;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管理学刊;2010年01期

10 代建军;;课程运作系统视域中的课程政策透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宁生;;亚太国家渔业政策取向[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郝明亮;万宝春;王士猛;陈雨;逯飞;李红彦;;构建河北省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体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3 王玉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比较及政策取向探讨——基于苏州、芜湖、顺德、湖州、重庆的实践[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景怀斌;;从心理的二维特性看公共管理的着眼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阳信生;;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取向[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郑新立;;当前经济走势与明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专辑[C];2009年

7 ;第七届全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研讨会预备函[A];林木机械装备与循环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第七届全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研讨会论文征集函[A];林木机械装备与循环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于晓冬;;试析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安徽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钱杰;姜同仁;;安徽省体育产业化进程中的政策取向[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旭;把握新机遇 促进新发展[N];吉林日报;2010年

2 新湖期货研究所 叶燕武;农产品或成期货市场“领头羊”[N];中国证券报;2010年

3 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张万强;“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抉择[N];沈阳日报;2010年

4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李萍 整理;祝宝良:投资续增长 增速将放缓[N];深圳商报;2010年

5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林跃勤;泡沫风险需谨慎对待[N];中国财经报;2010年

6 焦玉良 童海华;消费率低≠消费水平低[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高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可能性与现实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刘军红;经济角色换位,如何影响地缘格局?[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陆绮雯;2010年经济走势,,经济学家能说准吗?[N];解放日报;2010年

10 卢庆杰;平衡发展 灵活机动[N];期货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增永;我国医药产业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侯石安;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3 刘梅;中国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4 王新祝;水电旅游城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周小斌;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与绩效[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6 陈池波;中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7 阮征宇;跨国人口迁移与国家安全——一项非传统安全因素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8 张丕强;银行监管组织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李维萍;资产重组的税收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10 沈德理;非均衡格局中的地方自主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琦;我国第三部门良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帅超;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优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3 邱卓;企业债券市场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4 齐菲;山东职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及政策取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海青;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波动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王珏;中国私募基金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王凯;中日房地产市场 发展规律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王娟;民国政府私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杨彦林;河北省工业结构调整及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王志华;完善我国土地征用补偿机制探讨[D];广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46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646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7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