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邓小平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27 03:12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邓小平 教育思想 现实启示


【摘要】: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思想,这不仅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为我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在理论上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条件、科学体系、意义等做了详尽的阐述;实践上,具体探讨了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实践意义与启示。 第一部分,邓小平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时代主题正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二战后逐步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全球性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邓小平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推翻“两个估计”,重新评价“十七年”,恢复高考制度,尊重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现实依据:中国教育法制不健全、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育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等现状。邓小平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思想。 第二部分,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科学体系。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主要由教育地位论、教育目标论、教育方向论、教育人才论、依法治教论等五个基本理论构成。教育地位论是邓小平的系统思想和全局观念的充分反映,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从推进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对教育问题作了战略性思考。教育目标论集中反映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对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和提高全民族素质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方向论从原则上规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如何办教育等重大问题,是邓小平对我国新时期教育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指明了我国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教育人才论是邓小平一贯主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具体体现,其目的是真正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发展教育事业,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依法治教论是指用法律来保障教育发展,规范教育管理,协调教育关系,调解教育纠纷,保护师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三部分,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邓小平教育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的国情与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为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在实践上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引起了教育观念的革新,促进了教育体制的变革,推动了我国教育结构的不断调整,加快了教育内容的改革。 第四部分,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全民族必须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切实建立健全并落实教育法律法规,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努力开展、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正确处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的关系,确立以活动教学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来剖析当今中国教育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经济与教育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邓小平 教育思想 现实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52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1
  • 前言11-13
  • 一、邓小平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3-21
  • (一) 邓小平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13-15
  • (二) 邓小平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15-17
  • (三) 邓小平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现实依据17-18
  • (四) 邓小平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18-21
  • 二、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科学体系21-36
  • (一) 教育地位论21-24
  • (二) 教育目标论24-26
  • (三) 教育方向论26-31
  • (四) 教育人才论31-34
  • (五) 依法治教论34-36
  • 三、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36-42
  • (一)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36-39
  • (二)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39-42
  • 四、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42-53
  • (一) 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42-45
  • (二) 努力开展、实施创新教育45-47
  • (三)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47-53
  • 结束语53-54
  • 注释54-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6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洪芳;“耕读”为本 经世致用——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基础教育;2005年09期

2 安文铸;教育思想何其多!──兼评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学风倾向[J];中小学管理;1996年05期

3 张群;;教育的天空需用思想点亮[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6期

4 严安华;;从《论语》中悟得的教育思想与价值[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9期

5 张道春;;应试教育的历史思考[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刘银娣;;从《孔子游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J];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2011年06期

7 陈宇;;我的教育风格和教育思想[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1年Z1期

8 蒋平;;谈谈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思想和文化治校[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5期

9 董波林;李英辉;;从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看体验式德育教育[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10 李冬梅;;我校举行郭秉文教育思想研讨会[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晓东;;贯穿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教育思想的主线[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轩辕轲;;陈亮事功之学的教育思想简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赵蒙成;;斯宾塞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方晓东;;希腊化与罗马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覃壮才;;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演变模式的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李洪顺;;尝试教育思想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7 陈知义;;哲人其萎 思想长青——浅谈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孔令琼;;论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要义[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奥烈;;孔子的教育思想与高等教育的改革[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陈德安;;大同思想不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而是汉儒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郭树林;谈职业技术教育教育思想的变革[N];乐山日报;2005年

2 周义;关于海德格尔教育思想的猜想[N];天津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李国斌 通讯员 罗莺莺 陈志武;王沛清教育思想 与实践研讨会举行[N];湖南日报;2010年

4 记者 王晶 特约记者 梁炜;我省举办汪金权教育思想研讨会[N];湖北日报;2011年

5 汨罗市大众中学 刘建辉;《论语》教育思想之因材施教[N];岳阳晚报;2011年

6 上海市闸北八中校长 刘京海;校长的教育思想是从哪里来的?[N];天津教育报;2010年

7 赵明仁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校长教育思想的力与美[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国务委员 陈至立;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 努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记者 齐芳;中科院启动“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研究[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滕州市墨子研究中心 任水霞;简论墨子的实践教育思想[N];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建华;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冰;回眸与超越——先秦时期原创性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万峰;二十世纪初(1898-1937)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5年

4 尚洪波;大学的伦理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彦力;走向“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关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蔡幸福;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鸿艳;中国古代医学教育简史[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宏;邓小平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肖丽群;江泽民教育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丽英;江泽民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喻慧;江泽民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齐旭东;论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及其教育学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韵;王韬的教育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7 张广明;刘基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吴文军;《论语》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9 周泉;鲁迅儿童教育思想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华丽;一个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的治世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44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744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3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