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学情绪的心理分析
本文关键词:学生厌学情绪的心理分析
【摘要】:厌学是学生对学习困难的一种心理反映和情绪表现,是每个人在成长时期都可能有的正常心理反映,长期厌学对学生健康成长影响很大,必须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引导和纠正。本文从学生思想素质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和外界影响,就业压力与学习基础以及学校教学改革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对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问题。
【作者单位】: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心理 厌学 家庭教育 教育改革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在近些年的教学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生中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主动求知,刻苦学习的气氛不浓;学生缺课旷课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不动手、不动口、不动脑、课后不复习不练习的情况比较普遍,甚至对考试考查也抱无所谓态度,不管耕耘,也不问收获;补考人次和退学人数持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传芳;;中学生心理障碍家庭原因之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李传h4;质疑“父母最知儿女心”[J];班主任;2004年03期
3 刘萍;儿童家庭素质教育避免误导[J];小学时代;2003年09期
4 谭静;;家庭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02期
5 朱棣云;;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洗脑”报告[J];家教博览;2003年05期
6 李静霞;;努力发挥家庭教育的潜力——“家长学校”初探[J];江西教育科研;1987年01期
7 石宣;;家庭教育要为增创特区教育新优势服务——访国家督学、海南省教育厅厅长 符鸿合[J];家教博览;2000年10期
8 ;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 云南省教育厅2011年“三生教育”工作要点[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1年Z1期
9 冯恩洪;;校长谈家教[J];现代家教;1997年02期
10 蔡肇基;;教育,永远少不得家庭教育这支重要方面军[J];生活教育;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彩花;叶素珍;孙海雅;;家庭教育与学生“三自”能力培养的相关性研究[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飞宇;;中专中技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3 吴秀娟;王婉如;刘虹;石玉华;;对中小学校长在教育改革中的认识及态度的调查和心理分析[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4 江海丰;;“不良家教”与“厌学”……[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罗乐;;老年患者在接受CT检查过程中的心理分析及护理[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李秀峰;李荣华;;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对策[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王国华;;住院患儿的心理分析及护理[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牛红玲;;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张艾生;;干部退休前的心理分析与应对策略[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邢金霞;冀洪芳;;烧伤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述玉;家庭教育中的“无为而治”[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2 叶阿炳;家庭教育不是“私事”[N];今日信息报;2003年
3 尚意;“不讲理”的家庭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记者 陈玮 赵海旭 通讯员 周盼;教白领们学习怎样“读懂”孩子[N];杭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高毅哲;中教观察:家庭教育如何补上德育“短板”[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杨晋生;家庭教育要适度[N];山西日报;2002年
7 秀章;家庭教育 身教为先[N];山西日报;2003年
8 苗元江;家庭教育ABC[N];大众科技报;2001年
9 刘素贞;家庭教育的错误[N];健康报;2001年
10 王英伦 记者 吕扬;家庭教育——天下父母共同的话题[N];陕西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勇;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左群英;儿童同情的教育现象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卢宁;战后日本短期高等教育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Michael K.Yen;荣格原型心神意象在心理分析中的角色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弘;论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中的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蒋京川;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桑琳;基于消费者心理分析的在线购买者品牌忠诚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凤伟;家庭教育对中专生学习现状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自斌;陈鹤琴儿童家庭教育思想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红霞;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清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龚雯;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城市适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宗韵;明清徽商家庭教育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俊景;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王青;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建英;社会变迁条件下的家庭教育浅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姜珊珊;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56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756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