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国外有关样例学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03:12

  本文关键词:国外有关样例学习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学习方式 样例学习 自我解释


【摘要】:样例学习又叫从例中学,是学习者通过研习样例而习得专家的问题解决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对这一学习方式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中期认知心理学家对概念形成的研究。从例中学与从做中学相比,前者所需的时间少,有较好的迁移效果,能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对样例的设计要注意减轻学生的工作记忆负担,促进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学生对样例的自我解释在样例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学习方式 样例学习 自我解释
【分类号】:G424.1
【正文快照】: 人类的学习可以区分出如下两种学习方式:从做中学和从例中学。前者是个体通过其亲身实践而摸索总结出规律性知识的学习;后者是通过对样例进行分析归纳而进行的学习。历史上杜威强调“从做中学”,现代认知心理学则十分看重“从例中学”。从例中学又叫样例学习,根据这种学习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伟建;示例演练教学评介[J];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慧芳;示例演练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如何解数学题[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2 赵焕相;;对规定图型的起滑落冰和定轴关系的研究[J];冰雪运动;1981年05期

3 马毓义;略论两个过渡[J];高等教育研究;1983年04期

4 李首鸿;职工语文数学改革初步设想[J];成人教育;1984年04期

5 戚春志;初中教师要从专业型变成综合型[J];江苏教育;1985年Z1期

6 秦成维;在程序启发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和心理的调查[J];化学教学;1986年02期

7 李耀华;“对应式”读书的利弊观[J];社会科学;1986年01期

8 吴凤岗;我和我的儿子、妻子 十九、沉浸在游戏中[J];幼儿教育;1986年Z1期

9 余博;;互学——成人学习的有效方式[J];成人教育;1986年04期

10 谢利民;谈我国理科大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广文;常建芳;;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对运算性程序知识学习迁移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赵爱华;;研究性学习方式导入高中地理教学之浅探[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3 林李云;;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化学教学[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4 陈树芳;;运用科学假说的方法进行化学探究[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5 靖宏伟;;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建构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6 张少文;;浅谈研究性学习方式与高中化学知识学习的整合[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7 许江安;;谈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8 刘以榕;;学习陶行知先生开拓进取的精神投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许敏;;多媒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蔡军萍;;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尝试[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海波;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亦菲;探究性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王明达;自学考试前景广阔[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钱力;网络教育 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5 ;学习方式的革命[N];工人日报;2000年

6 秦海波 王丹 顾金俊 陈振安 薛松;网络教育一场学习的革命[N];经济日报;2000年

7 ;E-Learning:引发教育领域新革命[N];科技日报;2000年

8 万红金;你在线学习了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9 张艳玲;网络科技将改变传统教学方式[N];人民政协报;2000年

10 文才;教育领域新革命[N];市场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伶俐;审美概念理解对审美感受和创造性思维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海澜;打开学生自我建构之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高慎英;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简林莎;汽车新结构多媒体课件开发方法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5 于海波;科学课程的文化阐释与时代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q,

本文编号:756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756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5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