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素空间的学科分类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因素空间的学科分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学科概念 学科分类 因素空间 广义关键词集 匹配度
【摘要】: 在当前学科建设的进程中,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许多综合性大学探索的热点。学科的发展与创新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对这种客观规律有了深入的理解,才可能采用有效的管理、引导和激励措施促进学科发展与创新,进而造就自己的优势特色学科和高层次人才。 学科专业的合理分类对学科专业评估、交叉学科的识别以及新学科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深入认识学科发展和创新规律的关键一步。在目前的学科专业分类方法中,对各学科专业的描述还停留在定性阶段,并且决定各学科专业概念的部分内涵不够明确,从而使各学科专业概念的界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 本文在上述背景之下,利用相关数学理论进一步描述了学科概念,对如何有效识别创新性交叉学科以及对其进行学科归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以因素空间理论为基础,构建一种学科概念的描述方式,对其不确定性进行合理解释。 (2)在已有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动态学科结构,并给出此结构的一种刻画方式,进而提出一种创新性交叉学科的识别和归类方法,对学科体系的动态更新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学科概念 学科分类 因素空间 广义关键词集 匹配度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3
- 1.1 本文背景7-9
- 1.2 研究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9-12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12-13
- 第二章 基础知识13-21
- 2.1 有限覆盖思想13-14
- 2.2 因素空间14-19
- 2.3 概念的描述架19-21
- 第三章 学科概念描述21-32
- 3.1 学科概念描述架21-22
- 3.2 学科因素集的抽取22-29
- 3.3 广义关键词集29-31
- 3.4 本章小结31-32
- 第四章 学科分类算法32-47
- 4.1 学科结构层次的构建32-35
- 4.2 新研究领域的学科确定35-37
- 4.3 一种量化的学科分类方法37-47
- 总结与展望47-49
- 总结47
- 展望47-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军;;“当下学术”的特征与“学者形象”的分化[J];云梦学刊;2011年04期
2 杨晓星;赵岩;;系统脱敏训练——学科焦虑的调节师[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05期
3 薛天祥;;大学的本质与内涵[J];南都学坛;2011年04期
4 韩建立;;分类与主题相结合的目录体系在类书编撰中的运用——以《艺文类聚》为例[J];孝感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张夏;王莉芬;李晓衡;刘志明;;地方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实施途径[J];教书育人;2011年21期
6 ;2011年度辽宁大学获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张云峰;;软件实验中心模式建设的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年02期
8 梁雁;;学术期刊分级的核心要素[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梁斌;王卓;;从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区别入手分析科技的生产力性质[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10 王锡山,郭道胜;教学档案的建立与运用[J];中小学管理;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关龙;;与《国标》商榷——评作为国家标准的《学科分类与代码》[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李清;;适应企业信息化需要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建设[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徐德蜀;;我国安全科学学科建设的新思考[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秀文;;浅谈地震科学的学科分类[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5 沙永胜;;名人档案研究论纲[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刘潜;;安全“三要素四因素”系统原理与综合科学的基本特征[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5:发展中的公共安全科技:问题与思考[C];2007年
7 王跃进;;浅析康复医学的学科地位[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规范关键词选择的决定(试行)[A];中国真空学会第六届全国会员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规范关键词选择的决定(试行)[A];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彭明辰;;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建设与展望[A];2008年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报告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教育组供稿;日将改革学生学科分类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张觉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学科分类体系给国学留有多少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张安玲;对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概念及学科分化的认识[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延宏;科技进步离不开学科发展[N];科技日报;2003年
5 徐立根;法科学鉴定的分类[N];人民公安报;2005年
6 高靖生;文人何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李鲁 杨天平;人文社科研究中“科学”与“学科”之辨析[N];光明日报;2006年
8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入围社科期刊公示名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9 刘胜江;三军医大实施学科分类发展战略成果丰硕[N];科技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郑瑶;千余场双选会本周起登场[N];重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何善蒙;魏晋情论[D];复旦大学;2005年
2 赵晓春;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肖桂义;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D];吉林大学;2005年
5 刘成纪;汉代美学中的身体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芸;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术语概念体系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7 梦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8 陈占彪;中国区域政治经济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郭永正;中国和印度:国际科学合作的文献计量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辉;基于因素空间的学科分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李建军;高校德育基地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3 赵灵芝;西方学科分类在中国的引入[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王燕;林业术语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5 徐吉洪;关于教育管理学内容体系建构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6 彭俊;面向阅读的论文主题标引管理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李俊;中医药学科目录设置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邱焕星;“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概念的知识考古[D];青岛大学;2007年
9 燕晓娟;关于在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美术教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晓露;《学习、教育和培训领域学习资源分类与代码》标准的研制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18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18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