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论曾国藩教育思想的实践性

发布时间:2017-09-09 12:15

  本文关键词:论曾国藩教育思想的实践性


  更多相关文章: 曾国藩 教育思想 实践性


【摘要】: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其教育思想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他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上。他的教育思想的实践性对当今的教育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关键词】曾国藩 教育思想 实践性
【分类号】:K252;G40-092
【正文快照】: 曾国藩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其实践性首先体现在对传统封建教育思想的扬弃中。他非常褒赞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中对推行“德治”的重要作用,主张维护儒家教育思想“礼治”中有利于挽救时局,医治人心的部分。二是体现在教育思想的开放性中。曾国藩致力于国富民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杰;;曾国藩:守拙成巧[J];21世纪商业评论;2011年07期

2 朱梦蝶;;曾国藩折扇解难题[J];老同志之友;2011年12期

3 田野;;曾国藩写家书糊弄皇帝[J];旅游时代;2011年03期

4 ;曾国藩的“用人哲学”[J];人事天地;2010年20期

5 王明辉;;匣里龙泉吟不住,问予何日斫蛟鼍——从曾国藩《感春六首》谈起[J];文史知识;2011年08期

6 张宏杰;;曾国藩:终生磨炼恒心[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7期

7 张宏杰;;曾国藩的长沙之辱[J];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05期

8 刘诚龙;;朝廷有人,做事也难[J];文史月刊;2011年07期

9 易茗;;曾国藩养生四法[J];政府法制;2011年17期

10 ;曾国藩的管理之道[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兰馨;;李大钊革命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袁若宁;;曾国藩廉政文化初探[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3 刘大治;;沈葆桢与曾国藩[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高虹;沈汉炎;钟南;;从《曾国藩全集》的出版看首席编辑的编辑力[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5 姚文胜;;曾国藩人格初探[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汪磊;;曾国藩的理学经世思想探微[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红燃;;论曾国藩领导力的建立与应用[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贾熟村;龙盛运;;袁甲三与临淮军[A];太平天国北伐史论文集[C];1983年

9 李汉东;吴菁;;创办学堂 培育精英——从福州船政学堂看沈葆桢的教育思想[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高时良;;严复西学教育思想评估[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跃平 王泉初;曾国藩与我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N];中国档案报;2005年

2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郦波;“养活一团春意思”[N];新华日报;2011年

3 张宏杰;曾国藩“清廉”之名的背后[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柴静;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N];文艺报;2011年

5 吕坚;曾国藩与晚清政治[N];中国档案报;2004年

6 王光明;隋丽娟剖析曾国藩[N];深圳商报;2009年

7 双峰县委书记 李大剑邋双峰县人民政府县长 彭爱华;富厚双峰 深远流长[N];中国企业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纪瑾;“非典型清官”的正面和侧面[N];珠海特区报;2011年

9 朱汉民 吴国荣;学治贯通 汉宋兼综[N];光明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左都建 龙德;“曾国藩与湘军文化研究会”成立[N];湖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茗;晚清幕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吴国荣;曾国藩的人格、学问与治术[D];湖南大学;2008年

3 郭平兴;曾国藩文献阅读实践与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涛;清军火器、军制与战争[D];复旦大学;2007年

5 房政;中国现代国家的型构1842~1953[D];复旦大学;2008年

6 杨波;左宗棠军事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彭昊;曾国藩与道家思想[D];湖南大学;2010年

8 郭剑鸣;晚清绅士与政治整合研究:以知识权力化整合模式为路径[D];复旦大学;2006年

9 徐雷;曾国藩理学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郭军;近代国学教育之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朝晖;浅析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游欢孙;咸同年间地方督抚权力的演变[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彭小舟;曾国藩与近代湖湘文化[D];河北大学;2001年

4 肖高华;曾国藩文化思想与中国近代化[D];中南大学;2004年

5 徐德勇;《曾国藩家书》主体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6 李红;晚晴“以礼代理”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芳;曾国藩对两淮盐务治理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文瑶;曾国藩与中国科技近代化[D];湘潭大学;2007年

9 吴韵;王韬的教育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10 辛松;曾国藩科技思想探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20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20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3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