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宗师张载的教育思想
本文关键词:关学宗师张载的教育思想
【摘要】:关学宗师张载不仅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育作用方面提出“敦本善俗”、“变化气质”的思想;在教育目的方面提出“立人之性“、“求为贤人”,最终达到“学为圣人”的思想;在早期教育方面提出了“养正于蒙”的思想;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此外张载还提出了德智相统一的教育思想。当今研究他的教育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学 张载 教育思想 早期教育 德育
【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6KR64)
【分类号】:G40-092
【正文快照】: 0引言张载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学说对理学思想体系的建立和宋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张载的一生完全可以说是学者和教育家的一生。他做官的岁月并不多,大部分时间用于研究学术、讲学和著述,他的思想和学术活动在陕西关中地区影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瑞雪;论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三个层次[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士民;中国传统理想人格及其现代重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贡;教育学教研室举行学术报告会[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水天明;马卡连柯《教育诗》的艺术特色和现实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谢觉哉;;徐老七十 以自寿诗 见示奉答[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王策三;;教育学获得新的推动力[J];人民教育;1980年02期
5 王秉钦;;外国教育家论教育[J];人民教育;1980年02期
6 顾明远;;人才学和教育学[J];人民教育;1980年04期
7 崔介;;省编《教育学》重新修改即将出版[J];湖南教育;1980年06期
8 ;短波[J];四川教育;1980年10期
9 戴伯韬;;研究教育学大有可为[J];中国教育学刊;1980年01期
10 陈侠;师范院校《教育学》教材建设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思慧;;右脑与直观性原则[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陈育庭;;非线性学习效力模型及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3 郭定国;;论审美与做人[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阎有生;;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我国现代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5 李向阳;;陶行知论教学与现行教学论[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6 姚远;;论科技编辑教育学[A];“新学科与编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7 黄瑞亭;;论法医学鉴定标准中儿童概念及其年龄界定[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8 张友谊;;关于人的素质的哲学思考[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于化志;;浅谈“说课”[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10 朱珍;;也谈文献检索学科教育学——兼与敬卿同志商榷[A];文献·信息·网络——福建省社科信息学会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湛;为有源头活水来[N];中国测绘报;2000年
2 记者 姜乃强;中外专家关注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檀传宝;教育学研究的蛋与鸡[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刘晓军 本报通讯员 李峰;板凳甘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N];福建日报;2000年
5 张其纲;家庭教育的误区[N];甘肃日报;2000年
6 李永家;家庭教师的选择[N];甘肃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胡心洁;家教市场没有规矩难成方圆[N];河南日报;2000年
8 包国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N];科学时报;2000年
9 柳夏;新加坡教育学院开设两种课程供教师修读高级文凭[N];科学时报;2000年
10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师范学校 宋晓军;浅谈中师美术教师素质[N];美术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政涛;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席佩亚;价值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锋;狄尔泰教育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正江;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育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召存;课程知识的意义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忠;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关系的尝试性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长伟;实践哲学:教育迷惘中的选择[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3 林云;中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肖庆华;论教育学视野的惩罚[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云学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析[D];四川大学;2004年
6 李铁成;职前教师教育中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樊立辉;论教育学视域中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D];河南大学;2005年
8 赵波;论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改革[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胡万山;“教育是什么”的辩证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慧;高中英语自主学习教学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31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83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