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对高一社交焦虑学生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1 12:33
本文关键词: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对高一社交焦虑学生的干预研究
【摘要】: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社交交往有关的焦虑。社交焦虑作为人际交往不良的一个现象,影响着人际交往的质量。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对降低社交焦虑是有效果的。前人已做了不少研究,但对于降低高中生社交焦虑方面的研究却较少。因此,本研究选择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对降低高一学生社交焦虑作为研究的内容。 本研究选取了苏州大学附属高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认知行为团体疗法的干预对降低学生社交焦虑是否有效,试图寻求降低高中生社交焦虑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 (1)实验组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明显降低。经过认知行为团体疗法的干预,实验组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明显降低,说明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对降低高一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有一定的效果。 (2)自学组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没有降低。经过自学的形式,自学组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没有降低,说明自学对降低高一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没有效果。 (3)对照组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没有降低。对照组学生的社交焦虑没有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说明社交焦虑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有所缓解,更进一步说明要降低学生的社交焦虑必须要进行各种有效的干预方法。
【关键词】:高一学生 社交焦虑 认知行为团体疗法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1. 问题提出7-11
- 1.1 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对降低社交焦虑的有关研究8-10
- 1.2 以往研究的不足10
- 1.3 本研究的意义10-11
- 2. 研究思路11-15
- 2.1 概念界定11
- 2.2 研究假设11
- 2.3 研究对象11-12
- 2.4 研究工具12-13
- 2.5 研究设计13
- 2.6 研究步骤13-14
- 2.7 数据收集与处理14-15
- 3. 认知行为团体干预15-20
- 3.1 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的理论依据15-16
- 3.2 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干预的目标16-17
- 3.3 认知行为团体疗法的干预时间安排17
- 3.4 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干预的基本原则17-18
- 3.5 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干预的大纲18-19
- 3.6 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的主要方法19
- 3.7 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干预中的注意事项19-20
- 4. 研究结果20-26
- 4.1 实验组、自学组、对照组前测的对比研究20
- 4.2 实验组、自学组、对照组前测、后测的对比研究20-21
- 4.3 实验组、自学组、对照组后测的对比研究21-22
- 4.4 实验组、自学组、对照组延时后测的对比研究22
- 4.5 实验组、自学组、对照组前测、后测、延时后测的对比研究22-26
- 5. 讨论26-33
- 5.1 实验组学生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降低的分析26-30
- 5.2 自学组学生社交焦虑水平没有降低的分析30-31
- 5.3 对照组学生社交焦虑水平没有降低的分析31-33
- 6. 结论33-34
- 7. 教育建议34-35
- 8. 本研究的不足35-36
- 9. 参考文献36-39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39-40
- 附录40-65
- 附录1:访谈提纲40
- 附录2:研究工具40-42
- 附录3: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干预的内容与学生的家庭作业42-58
- 附录4:自学组学生的自学体会58-64
- 附录5:保密协议书64-65
- 后记65-67
- 详细摘要67-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彭纯子,邓盘月,马惠霞,陈兵,胡勤,周浩惠;大中学生社交焦虑特征初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4期
2 吕建周,杨静娟;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3 张怀惠,陆峥;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J];上海精神医学;2001年04期
4 张新凯,吴文源,张明园;社交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J];上海精神医学;2005年04期
5 杨建艳 ,姜琨;高中生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4年36期
6 龚银清,杨世昌;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现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年04期
7 魏俊彪;转型期高中生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刘兴华,钱铭怡;社交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953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953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