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大学考试文化培育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波;;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与区域性高校大学文化特色建设[J];天府新论;2013年01期
2 李家林;考试价值及其实现[J];学术论坛;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连银;;明代科场评卷方式考——以乡、会试为考察对象[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2 靖向党,张鸣放;高职高专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张旭;;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及其危害的探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0期
4 张学敏;田晓伟;;科学与人文价值融通视野下的社会考试[J];成人教育;2006年09期
5 李翊;;改进考试来促进高校教考和谐——基于考试与教学的关系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任蓉蓉;周皓悦;;影响教师选择课程考试方式的因素分析——以常州工学院延陵学院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危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功能探析[J];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方路;;高校课程考试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年02期
9 刘春侠;;高等学校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W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3期
10 魏小强;鲁井兰;;高校课程考试中隐性作弊的成因及对策体系[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宋欣桥;;创建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的理论体系——纪念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开展15周年[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燕;;物理实验考核方式的研究[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泽兵;党政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考试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齐梅;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郑若玲;考试与社会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张耀萍;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罗生全;符号权力支配下的课程文化资本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王文成;论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权的运行与控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后雄;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义保;专制主义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9 汪继红;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余桂红;我国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刚;结构化面试在公务员考试中的优化策略[D];西北大学;2010年
2 黄雪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南金光;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维芳;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反拨效应实证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思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定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李奎;中国设计院校入学考试试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贾利娟;语文高考作文命题对高中作文教学改革的影响与反思[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伟峰;基于标准的学业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敏;基于胜任力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柳荔;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明;;论大学文化特色及其建设的当代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2 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年01期
3 杜新山;文化个性研究[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4 李家林;考试与社会流动的关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5 王冀生;文化个性与大学评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05期
6 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10期
7 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12期
8 刘克利;;建设大学文化 推进文化育人[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03期
9 周希贤,程新康;当代大学生适应能力体系构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2期
10 赵沁平;;大学需要文化 文化需要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润喜;;税务专门人才培养应践行的目标[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02期
2 夏跃平;;培养下得去、上手快、能创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6期
3 何冬兰;李磊;冯玺;;民族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特征及其构建[J];高校社科动态;2008年02期
4 汪禄应;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2期
5 白童;;关于构建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08年01期
6 周志成;;应用型大学精英教育初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年03期
7 罗菁;郭丽君;;独立学院考试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3期
8 毛克强;杨随军;;努力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新建地方性综合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9 李海香;黄美玲;代仁艳;刘彩莲;李舒;;基于考试管理视角的独立学院学风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李清泉;包红光;;论普通高校教育考试的科学化管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爱荣;谭旭红;;深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就业能力[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卢红标;窦顺山;;教育转型中军队重点实验室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沈颂华;;浅析社会对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与高等学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胡飞虎;张彦斌;陈文革;;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5 王伟廉;;论高校培养目标的来源及其相互关系[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6 ;宁波大学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7 孙晓鲲;牛爱芳;杨沛;;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构建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平台[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田丽娜;;人力资源开发:高校学生工作的新着力点[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李尚宁;曾庆乔;;突出多元智能开发,强化“六个一”人才培养目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10 黄玉tD;;高校校、院二级考试管理模式的思考[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义民;以“四个着力点”提升大学综合实力[N];光明日报;2009年
2 记者 罗斯基;我州设立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N];阿坝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陈续;改革铸造特色 开放成就优势[N];光明日报;2003年
4 通讯员 章仙踪 记者 张茧;培养更多应用型本科人才[N];湖南日报;2005年
5 任浩 龙伟;找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N];山西日报;2006年
6 余建斌;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呼吁 大学排名别“拿苹果和橘子比”[N];人民日报;2007年
7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曹文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四个着力点[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8 闽江学院院长 杨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N];福建日报;2008年
9 通讯员 王彤药 瑞东平;永和县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N];临汾日报;2009年
10 采写:赵艳玲 策划:郭红松;应用型大学:普通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徐和清;企业视角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3 邹晓平;地方院校战略规划的理论问题与个案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4 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唐亚阳;中国书院德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方鸿琴;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模式构建与质量审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学新;二战后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菲菲;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2 洪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3 陈贵;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学习自由理念及实现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余慧颖;紫金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玉萍;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6 陈晶;中国近代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1860年-1930年)[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龙珠;我国高等学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杨科举;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唐瑾;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现代走向及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田畅;大学生教育消费模式选择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31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631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