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高校科研虚拟团队运行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01:05
【摘要】: 构建高校科研虚拟团队可跨校共享具有跨学科背景的科研人才以及实验平台,从而根据需要可实现科研项目的联合攻关。目前虚拟团队这种组织模式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并没有系统地研究组建虚拟团队的条件、虚拟团队成员的管理、虚拟团队内部的信息与知识流动方式等,但这些方面已经引起了情报学、管理学、信息技术开发等领域众多学者的关注,部分学者已经从理论角度进行研究,高校间也已进行了实际探讨。为此,我们选取山东省高校为研究对象对科研虚拟团队所涉及到的信任机制、信息与知识共享机制,激励机制以及成员、团队绩效评价与运行保障体系等问题进行一系列的针对性研究,并在这些研究基础之上提出合理、科学的运行模式。 第一,利用Google在线文档制作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向目标人群发放调查问卷,对各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因子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所提取出的因子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和因果关系回路来分析高校科研虚拟团队的合作愿景,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动态变化。 第二,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高校科研虚拟团队的成员进行隐性知识测度,从而挑选出知识转移因子并结合Petri网对信息与知识共享、知识持续创新过程模拟、分析,以期提出相应的可以持续提高知识共享效率、研究成果创新性的方法。 第三,以信任类型为基础,结合高校科研虚拟团队的特点,对高校科研虚拟团队进行信任半径分析并提出一系列促使信任策略形成的方法。 第四,构建高校科研虚拟团队的评价体系,评价涉及两个方面,即成员的个体绩效评价和团队的整体绩效评价,并根据绩效评价所显示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障机制,从而有针对性、高效地保障高校科研虚拟团队的顺利运行。 最后,在之前所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校科研虚拟团队的动态契约任务网模式,该模式结合高校科研虚拟团队的典型特性,以动态契约为基础,并在契约任务实施过程中嵌入了信任机制,信息与知识共享机制、激励机制以及评价与保障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644
【图文】:

碎石,自主解决,学科综合性,因果关系模型


先在可行性分析当中有这么几个因素,项目的学科综合性,课题组成员自主解决非本专业科研难题的需求,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合作愿景,跨学科问题解决的有效性。高校科研虚拟团队合作愿景因果关系模型如图2一5所示,过程试述如下:

虚拟团队,高校科研,开发团队


型信任(Ideniification一 basedtrust)[25]。随着信任形式的提升,信任的质量也随之提升。在此基础之上,针对高校科研虚拟团队的信任机制,有学者进而指出如下的发展路径[26],参见图3一2。其内涵如下:侧岑迎理信任阶段图3一2高校科研虚拟团队信任提升图(1)威慑型信任。在开发团队组建之初,团队成员相互之间并不熟悉,团队的知识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去要求和约束团队成员进行知识共享和相互之间的交流。(2)了解型信任。随着开发团队的进一步磨合发展,成员间彼此的熟悉程

方向图,隐性知识,全局


为了进一步探求隐性知识转移的内部过程,需通过建立隐性知识转移模型,从全局角度,借助于影响因素对隐性知识转移量及其转移效率进行定量研究,如图4一1所示。矍受一馨巨1妻霉一舞痛蔽熟而蔽履、组火受因子夕卜恤因钊织\~一-曰/、、--一一洲口一知识转移方向图4一1多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全局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勤;;析论虚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6期

2 唐红波;;高校档案管理理念创新之我见[J];城建档案;2011年09期

3 梁黎青;黄毅;;浅谈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4 吴凌尧;;高校对企业博士后管理的柔性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07期

5 李寒蕾;;基于激励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探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王尧骏;;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研究:基于虚拟团队的概念[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4期

7 谢海波;;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武萍;;论高校综合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J];才智;2011年23期

9 杭国荣;;基于激励机制下的高校科研管理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年16期

10 孔龙;蒋夏杰;;试论作业成本法下高校科研成本核算——基于安徽省某高校的案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婷;;浅谈高校科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2 姜金秋;;高校科研评估制度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许作铭;赵中洲;;完善高校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4 王愚;朱峰;;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虚拟团队绩效考核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姜颖南;伍玉林;;中国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现存困境及其对策研究——以“诺贝尔”现象为例[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时勘;胡卫鹏;;虚拟团队:信息化条件下的团队工作[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徐桂秋;孟俐丽;;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培养与提高刍议[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钱怡;;基于数字化校园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洪旭;;试论虚拟团队的管理[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肖伟;魏庆琦;;虚拟团队关键成功因素指标提炼与模型构建[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沐子健;虚拟团队的四项优势[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2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陈蓉霞;高校科研奖惩制度不该挑逗贪财之心[N];东方早报;2009年

3 记者 肖慧;矿大获全国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N];徐州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余潇;抓住时机转变高校科研方式[N];福建日报;2010年

5 ;百家企业与高校科研对接[N];团结报;2010年

6 记者 盛利;高校科研评价指标应重划[N];科技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赵晖;自主创新支撑高校科研发展[N];天津日报;2010年

8 记者 丰捷;清华领跑高校科研[N];光明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晓航;虚拟团队也需有形管理[N];中国质量报;2011年

10 杨沫;我省拟建高校科研专家库[N];太原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能;虚拟团队的组织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林莉;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创新行为及其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构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3 刘微微;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动态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王燕华;大学科研合作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桂月;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钱鹏;高校科学数据管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霏;高校科研虚拟团队运行模式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艺敏;微软公司的虚拟团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虎伟;虚拟团队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交互记忆系统测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徐晓敏;虚拟团队在公安机关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钊;虚拟团队知识协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严晓倩;虚拟团队组织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晓th;虚拟团队中快速信任和认知信任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张程兵;虚拟团队绩效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锐;基于知识链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杨莹莹;虚拟团队知识转移效能问题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66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766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d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