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16:18
   自我国高等教育界启动规模宏大的文化素质教育工程以来,通识教育就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然而,作为通识教育灵魂的通识教育课程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设置不合理、质量差强人意等等。如何保障通识教育课程质量成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成败的着眼点,而通识教育课程质量得以保障的关键在于通识教育课程评价。 本文以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为切入点,在一般课程评价模式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结合通识教育课程特点,尝试提出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三螺旋结构,并列举出几种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的方法。论文重点分析了通识教育课程以主体间为其评价的价值取向,具体探讨了以目标、过程及结果为中心的三螺旋结构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并简要分析了结构建立的基本依据及其运行的内在机制,最后在实践应用上,列举了档案袋评定、苏格拉底式研讨法、纸笔任务法及嵌入式评价法等几种当前较有成效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论文借鉴一般课程评价理论,充分考虑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汲取欧美及港台地区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大陆地区通识教育课程发展的实际,尝试提出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结构,以期对通识教育课程评价做出一定的探讨。
【学位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G642.3
【部分图文】:

结构图,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横向


- 29 -图3.1 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结构横向图示The transverse icon of general curriculum evaluation图3.2 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结构图General Curriculum Evaluation Chart下面分别对三部分进行说明。首先,通识教育课程设计评价起始于目标。一方面目标是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导航灯,另一方面,目标本身也是评价的对象。虽然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不断的受到批判和修正,但课程目标对于我们开展通识教育课程评价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通识教育课程负载的是人文精神,是人作为社会主体而非个体主体的意义。课程目标是否能充分体现出这些价值,又是如何体现以上价值,这正是评价需要回答的问题。以台湾大学为例,台大在“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之关系的教育”的理念下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2 李曼丽;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3 孟祥林;通识教育的理论探源、现实问题及我国的发展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1期

4 张寿松;近十年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0期

5 丁朝蓬,郭瑞芳;20世纪课程评价理论的发展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4期

6 修朋月;杨春;;影响高校课程评价四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彭寿清;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雁冰;质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皮凤英;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趋势研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曾德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王肃婷;大学通识课程评价初探[D];汕头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8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858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6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