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相关研究 ——基于完美主义、羞怯与目标倾向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0-12-26 22:05
择业效能感是影响个体职业决策的重要因素,它对理解和解决职业决策中的困难,提高职业决策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修订后的《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Henderson大学生羞怯问卷》、《Button目标倾向问卷》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为工具,选取济南市三所高校的813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现状及其与完美主义、羞怯、目标倾向的关系,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自我评价和收集信息得分较高,制定规划得分较低。择业效能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男生略高于女生。在学校类别上差异显著,研究选取的专科学校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高于本科学校大学生的。专科学校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年级差异不显著,本科学校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年级差异显著。在是否干部、有无兼职上差异显著,是干部的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高于不是干部的大学生的,有兼职经验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高于没有兼职经验大学生的。在社会经济地位、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差异不显著。(2)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和条理性维度与择业效能感显著正相关且显著正向预测择业效...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择业效能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1.1 择业效能感的概念
1.2 择业效能感的理论背景
1.3 择业效能感的测量
1.4 择业效能感的研究现状
2 完美主义的理论和研究
2.1 完美主义的界定和测量
2.2 完美主义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3 羞怯概述
3.1 羞怯的概念
3.2 羞怯的相关研究
4 目标倾向概述
4.1 目标倾向的概念
4.2 目标倾向的相关研究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1 问题提出
2 研究假设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理论意义
3.3 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1 研究样本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2.2 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择业效能感的描述统计
3.2 择业效能感的一般特点
3.3 羞怯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3.4 目标倾向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3.5 完美主义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3.6 完美主义、羞怯、目标倾向和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概况
2 羞怯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3 目标倾向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4 完美主义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5 完美主义、羞怯、目标倾向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5.1 完美主义、羞怯、目标倾向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5.2 完美主义、羞怯、目标倾向对择业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5.3 羞怯在完美主义和择业效能感之间的效应
5.4 目标倾向在完美主义和择业效能感之间的效应
6 对策与建议
6.1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制
6.2 实现高校职业辅导的专业化
6.3 大学生自身要提高心理素质,为职业决策做好准备
7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部分)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本文编号:2940531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择业效能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1.1 择业效能感的概念
1.2 择业效能感的理论背景
1.3 择业效能感的测量
1.4 择业效能感的研究现状
2 完美主义的理论和研究
2.1 完美主义的界定和测量
2.2 完美主义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3 羞怯概述
3.1 羞怯的概念
3.2 羞怯的相关研究
4 目标倾向概述
4.1 目标倾向的概念
4.2 目标倾向的相关研究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1 问题提出
2 研究假设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理论意义
3.3 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1 研究样本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2.2 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择业效能感的描述统计
3.2 择业效能感的一般特点
3.3 羞怯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3.4 目标倾向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3.5 完美主义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3.6 完美主义、羞怯、目标倾向和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概况
2 羞怯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3 目标倾向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4 完美主义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5 完美主义、羞怯、目标倾向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5.1 完美主义、羞怯、目标倾向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5.2 完美主义、羞怯、目标倾向对择业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5.3 羞怯在完美主义和择业效能感之间的效应
5.4 目标倾向在完美主义和择业效能感之间的效应
6 对策与建议
6.1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制
6.2 实现高校职业辅导的专业化
6.3 大学生自身要提高心理素质,为职业决策做好准备
7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部分)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本文编号:2940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940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