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机制探索
发布时间:2021-01-15 03:24
工程能力的培养是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为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通过落实"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的工程教育理念,结合学院学科优势,创新协同全程育人机制,使学生工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文章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46(1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实践教学模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的能动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探索[J]. 黄兰芳,金滔,邱晗凌,俞自涛,王勤,周昊,徐象国.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S1)
[2]北京大学工学院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基于学生体验的视角[J]. 李咏梅,周虹,章盛祺.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06)
[3]新工科理念在食品专业基础课中渗透的策略及成效[J]. 钟惠萍,王力,何传波,郑斌.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9(06)
[4]新工科浪潮下食品专业建设与双创理念融合[J]. 薛山,李变花,江文辉,肖夏. 食品工业. 2019(11)
[5]基于OBE理念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研究[J]. 张剑,黄现青,李梦琴,范会平,张蓓. 教育现代化. 2019(87)
[6]工程教育背景下食品专业实验室的改革与实践[J]. 王二雷,郝慧,马爽,黄延军,刘静波. 食品工业. 2019(10)
[7]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 黄群,郑宝东,曾绍校,宋洪波,庞杰,吴春华. 食品工业. 2019(08)
[8]面向新工科的地方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李秀霞,刘贺,白凤翎,朱文慧,朱力杰,孙协军. 食品工业. 2019(08)
[9]新工科背景下的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模式改革及评价体系构建[J]. 贺羽,王帅,宋慧.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8)
[10]“新工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三融合一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J]. 史小峰,张小庆,曹莹,陈丽敏. 现代食品. 2019(13)
本文编号:2978128
【文章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46(1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实践教学模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的能动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探索[J]. 黄兰芳,金滔,邱晗凌,俞自涛,王勤,周昊,徐象国.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S1)
[2]北京大学工学院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基于学生体验的视角[J]. 李咏梅,周虹,章盛祺.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06)
[3]新工科理念在食品专业基础课中渗透的策略及成效[J]. 钟惠萍,王力,何传波,郑斌.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9(06)
[4]新工科浪潮下食品专业建设与双创理念融合[J]. 薛山,李变花,江文辉,肖夏. 食品工业. 2019(11)
[5]基于OBE理念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研究[J]. 张剑,黄现青,李梦琴,范会平,张蓓. 教育现代化. 2019(87)
[6]工程教育背景下食品专业实验室的改革与实践[J]. 王二雷,郝慧,马爽,黄延军,刘静波. 食品工业. 2019(10)
[7]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 黄群,郑宝东,曾绍校,宋洪波,庞杰,吴春华. 食品工业. 2019(08)
[8]面向新工科的地方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李秀霞,刘贺,白凤翎,朱文慧,朱力杰,孙协军. 食品工业. 2019(08)
[9]新工科背景下的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模式改革及评价体系构建[J]. 贺羽,王帅,宋慧.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8)
[10]“新工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三融合一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J]. 史小峰,张小庆,曹莹,陈丽敏. 现代食品. 2019(13)
本文编号:2978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978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