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有训高等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4 04:11
吴有训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在他长达二十多年直接致力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时间里,培养出一批为新中国科技及教育事业贡献才智的大师级人物。他曾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以及中央大学校长等职务,出色地完成了这一系列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了他在高等教育领域杰出的领导能力,是一位既具有丰富高等教育思想又具备卓越高等教育实践经历的杰出人物。然而,从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多数研究都集中于对吴有训的科学思想及其物理学教育思想方面,能够全面梳理吴有训重点教育思想和突出实践经历的研究并不多见,为此对于全方位地进行吴有训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吴有训高等教育思想及实践发展脉络的梳理,挖掘其参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同阶段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其中包括他作为一名科学家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作为一名物理学教育家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贡献,以及作为中央大学校长对中大发展的深远影响三个方面,提炼并揭示吴有训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精髓,着力阐述其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借鉴意义。本论文主要运用历史文献法及调查访谈法对吴有训高等教育思想与...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一、吴有训的科学思想与学术成就
二、吴有训的物理学教育思想
三、吴有训的大学教育理念与治校方略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基石——科学家
第一节 吴有训生平简介
第二节 早期启蒙教育
一、从家塾到私塾
二、从瑞州中学到南昌二中
三、求学南高师
第三节 芝加哥大学成就一代实验物理学大师
一、师从康普顿
二、攀登科学高峰
三、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
第三章 科学家向教育家的转变——物理教育家
第一节 心系祖国 投身教育
第二节 择优选材与实验教学之创新
一、"重质不重量"与"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
二、"从使用螺丝刀开始"的实验教育
第三节 教学与科研并行而不悖
一、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教育思想
二、科研创新团队的引领与培育
第四节 育人环境的民主化与国际化
一、民主宽松的学术环境
二、引领国际学术交流之潮流
第四章 物理教育家向大学领袖的跨越——大学校长
第一节 临危受命担当中大校长之重任
第二节 吴有训的大学教育理念
一、一身正气捍卫教育独立
二、科学探索谋求学术独立
三、以身作则引领社会风尚
第三节 吴有训的办学方针与治校方略
一、民主办学与学术自治的融合发展
二、延聘一流师资铸就一流大学
三、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平衡
第五章 吴有训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蕴
第一节 吴有训的创新人才培养之道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二、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
四、教学与科研结合
五、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六、组建一流的师资队伍
第二节 大学校长是教育管理者而非官员
第三节 办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大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王德滋院士访谈录
附录B 吴再生先生访谈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战前清华之成长与民国大学变革[J]. 刘超.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2]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 朱正亮. 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 2010(05)
[3]培养模式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J]. 黄建钢. 中国高等教育. 2010(09)
[4]正视问题 积极应答“钱学森之问”[J]. 熊丙奇. 中国高等教育. 2010(07)
[5]论“两弹一星”科技精英群体师承效应[J]. 马建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01)
[6]抗战时期的国家与大学政治文化:中央大学“易长”研究[J]. 蒋宝麟. 史林. 2009(03)
[7]去行政化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J]. 林善栋. 教育评论. 2008(06)
[8]我国核事业之先驱吴有训——纪念物理学家吴有训先生诞辰110周年[J]. 魏永康. 物理. 2008(10)
[9]吴有训的X射线研究与“学术独立”[J]. 张逢. 科学学研究. 2007(02)
[10]“两弹一星”人才的教育背景与启示[J]. 樊洪业. 民主与科学. 2005(04)
硕士论文
[1]实验物理学思想在中国的奠基[D]. 胡海山.兰州大学 2009
[2]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物理人才培养及研究工作[D]. 陈家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3]解放前中央大学的学生运动[D]. 甘迎春.扬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96549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一、吴有训的科学思想与学术成就
二、吴有训的物理学教育思想
三、吴有训的大学教育理念与治校方略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基石——科学家
第一节 吴有训生平简介
第二节 早期启蒙教育
一、从家塾到私塾
二、从瑞州中学到南昌二中
三、求学南高师
第三节 芝加哥大学成就一代实验物理学大师
一、师从康普顿
二、攀登科学高峰
三、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
第三章 科学家向教育家的转变——物理教育家
第一节 心系祖国 投身教育
第二节 择优选材与实验教学之创新
一、"重质不重量"与"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
二、"从使用螺丝刀开始"的实验教育
第三节 教学与科研并行而不悖
一、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教育思想
二、科研创新团队的引领与培育
第四节 育人环境的民主化与国际化
一、民主宽松的学术环境
二、引领国际学术交流之潮流
第四章 物理教育家向大学领袖的跨越——大学校长
第一节 临危受命担当中大校长之重任
第二节 吴有训的大学教育理念
一、一身正气捍卫教育独立
二、科学探索谋求学术独立
三、以身作则引领社会风尚
第三节 吴有训的办学方针与治校方略
一、民主办学与学术自治的融合发展
二、延聘一流师资铸就一流大学
三、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平衡
第五章 吴有训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蕴
第一节 吴有训的创新人才培养之道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二、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
四、教学与科研结合
五、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六、组建一流的师资队伍
第二节 大学校长是教育管理者而非官员
第三节 办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大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王德滋院士访谈录
附录B 吴再生先生访谈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战前清华之成长与民国大学变革[J]. 刘超.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2]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 朱正亮. 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 2010(05)
[3]培养模式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J]. 黄建钢. 中国高等教育. 2010(09)
[4]正视问题 积极应答“钱学森之问”[J]. 熊丙奇. 中国高等教育. 2010(07)
[5]论“两弹一星”科技精英群体师承效应[J]. 马建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01)
[6]抗战时期的国家与大学政治文化:中央大学“易长”研究[J]. 蒋宝麟. 史林. 2009(03)
[7]去行政化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J]. 林善栋. 教育评论. 2008(06)
[8]我国核事业之先驱吴有训——纪念物理学家吴有训先生诞辰110周年[J]. 魏永康. 物理. 2008(10)
[9]吴有训的X射线研究与“学术独立”[J]. 张逢. 科学学研究. 2007(02)
[10]“两弹一星”人才的教育背景与启示[J]. 樊洪业. 民主与科学. 2005(04)
硕士论文
[1]实验物理学思想在中国的奠基[D]. 胡海山.兰州大学 2009
[2]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物理人才培养及研究工作[D]. 陈家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3]解放前中央大学的学生运动[D]. 甘迎春.扬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96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996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