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学的耦合机制
发布时间:2021-03-10 05:58
在媒介融合、卓越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闻传播教育单位顺应时代发展需要,逐渐形成了多种课程模块。因为个人能力和教学资源的限制,任何一位学生都无法具备所有能力,任何一家教学单位无法提供所有课程,这就需要创新新闻传播课程教学的耦合模式。在耦合机制中,每个教学团队提供一种课程模块,每个学生选择一个专业方向,师生按照专业方向和人才规格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耦合。教师和学生个性化"教与学"的选择,一方面扩大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个富有张力的、开放性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文章来源】:传媒.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结构模型
新闻传播学专业是建立在新闻传播学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型专业,新闻传播学的学科资源是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的内容来源。课程体系是学科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的纽带,是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依据。在新闻传播居信息传播主导地位的黄金时代,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课程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是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业务和新闻传播史论。此后,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又陆续增加了一些交叉类课程,如新闻传播法学、传媒经营管理、媒介社会学等。网络的出现给传媒生态带来了变革,新闻传播逐渐向社会传播、公共传播和媒介经营的方向拓展。新闻传播教育顺应媒介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不断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改革,逐渐形成了七大课程模块。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科交叉的学科,它既有人文科学的规范性内容,也有社会科学的经验性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看,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人文功底的深浅是他们未来是否能成为传媒精英的重要指标。其中,人文经典的阅读是第一课程模块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和历史上的人文大家对话,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反思判断能力,使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理想。新闻传播事业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需要为工人阶级的政权服务。在现阶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这个课程模块的学习可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把握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宗旨,进而增进其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认同、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理论认同。新闻传播类课程是传统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延续,是培养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的基础课程。公共传播类课程增加了政治传播、公共关系、新闻发布、舆情研判等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社会协调能力和危机公关能力。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使新闻传播学越来越呈现出理工科的特色,因此新闻传播学越来越成为“文科中的理工科”。传媒技术类课程包括传统的报纸编辑、电子编辑、视频制作等课程,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开设掌媒内容制作、网页设计制作、VR/AR新闻制作和新闻可视化等课程。数理分析类课程包括统计学、数据挖掘、算法推荐等课程,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据抓取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洞察不同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创新新闻报道的新题材,开拓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当然,现代传媒都是在市场环境下谋生存、求发展的,因此传媒经济、市场营销、风险投资等课程也需要进入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体系。
课程模块和能力结构是相互耦合的两个系统。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结构是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学生对未来发展的期待和想象;课程模块是教师知识能力的体现,是学生发展目标的保障和手段。耦合关系是两个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耦合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动态调整和适应。在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有两种耦合,一种是人才规格和课程方案的耦合,一种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耦合。第一种耦合是一种静态的、形式的耦合,第二种耦合是动态的、实质的耦合;或者说第一种耦合是在第二种耦合基础上实现的,是第二种耦合的成果体现。在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现的耦合机制中,每个教学团队提供一种课程模块,每个学生选择一个专业方向,师生按照专业方向和人才规格实现“教”与“学”的耦合。教师和学生个性化“教与学”的选择,一方面扩大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另一方面形成了一个富有张力的、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当然这种耦合不是一种盲目的自由组合,而是一种有目的的优化组合。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所有耦合都是基于市场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而进行的。学生选课不是纯粹的自作主张,而是根据教学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模块组合,这种模块组合的结果是形成有特色的专业方向。根据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学现状,大致可以有新闻传播、社会传播、视频新闻、数据新闻/舆情分析、传媒经营等五个专业方向。这五种专业方向的设置对应的是社会上相关的工作岗位,或者说是根据社会的需要打造了具有竞争力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专业课程翻转课堂的建构与实践[J]. 乔婕. 新闻传播. 2020(22)
[2]主流媒体完善疫情信息发布机制研究[J]. 盛淑红,孙愈中. 新闻论坛. 2020(05)
本文编号:3074173
【文章来源】:传媒.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结构模型
新闻传播学专业是建立在新闻传播学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型专业,新闻传播学的学科资源是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的内容来源。课程体系是学科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的纽带,是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依据。在新闻传播居信息传播主导地位的黄金时代,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课程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是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业务和新闻传播史论。此后,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又陆续增加了一些交叉类课程,如新闻传播法学、传媒经营管理、媒介社会学等。网络的出现给传媒生态带来了变革,新闻传播逐渐向社会传播、公共传播和媒介经营的方向拓展。新闻传播教育顺应媒介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不断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改革,逐渐形成了七大课程模块。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科交叉的学科,它既有人文科学的规范性内容,也有社会科学的经验性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看,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人文功底的深浅是他们未来是否能成为传媒精英的重要指标。其中,人文经典的阅读是第一课程模块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和历史上的人文大家对话,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反思判断能力,使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理想。新闻传播事业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需要为工人阶级的政权服务。在现阶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这个课程模块的学习可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把握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宗旨,进而增进其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认同、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理论认同。新闻传播类课程是传统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延续,是培养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的基础课程。公共传播类课程增加了政治传播、公共关系、新闻发布、舆情研判等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社会协调能力和危机公关能力。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使新闻传播学越来越呈现出理工科的特色,因此新闻传播学越来越成为“文科中的理工科”。传媒技术类课程包括传统的报纸编辑、电子编辑、视频制作等课程,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开设掌媒内容制作、网页设计制作、VR/AR新闻制作和新闻可视化等课程。数理分析类课程包括统计学、数据挖掘、算法推荐等课程,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据抓取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洞察不同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创新新闻报道的新题材,开拓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当然,现代传媒都是在市场环境下谋生存、求发展的,因此传媒经济、市场营销、风险投资等课程也需要进入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体系。
课程模块和能力结构是相互耦合的两个系统。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结构是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学生对未来发展的期待和想象;课程模块是教师知识能力的体现,是学生发展目标的保障和手段。耦合关系是两个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耦合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动态调整和适应。在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有两种耦合,一种是人才规格和课程方案的耦合,一种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耦合。第一种耦合是一种静态的、形式的耦合,第二种耦合是动态的、实质的耦合;或者说第一种耦合是在第二种耦合基础上实现的,是第二种耦合的成果体现。在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现的耦合机制中,每个教学团队提供一种课程模块,每个学生选择一个专业方向,师生按照专业方向和人才规格实现“教”与“学”的耦合。教师和学生个性化“教与学”的选择,一方面扩大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另一方面形成了一个富有张力的、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当然这种耦合不是一种盲目的自由组合,而是一种有目的的优化组合。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所有耦合都是基于市场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而进行的。学生选课不是纯粹的自作主张,而是根据教学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模块组合,这种模块组合的结果是形成有特色的专业方向。根据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学现状,大致可以有新闻传播、社会传播、视频新闻、数据新闻/舆情分析、传媒经营等五个专业方向。这五种专业方向的设置对应的是社会上相关的工作岗位,或者说是根据社会的需要打造了具有竞争力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专业课程翻转课堂的建构与实践[J]. 乔婕. 新闻传播. 2020(22)
[2]主流媒体完善疫情信息发布机制研究[J]. 盛淑红,孙愈中. 新闻论坛. 2020(05)
本文编号:3074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074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