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地区三层次螺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21-04-02 16:25
人才是资源型省份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资源。文章将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需要的人才分为创业人才、创新人才和技工人才三类,分别阐述其作用,并由立足资源型地区加强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角度,从知识、素质和能力三方面,系统归纳了资源型地区所需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并着重构建了包含内层目标螺旋、中层提升螺旋和外层践行螺旋等的三层次螺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期为资源型地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文章来源】:中国高校科技.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资源型地区人才培养的三层次螺旋结构
资源型地区高校分类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发挥各院校学科优势,在各高校中选取能促进科技发展、有助于地区产业转型的前沿的、优势的学科,比照研究型大学办学,推进相关学科大发展;第二,资源型地区的应用型高校,要充分考虑地区经济特色,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通过对需求学科、人才需求量等进行全面调研,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契合度高的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可以依靠地区长期以来在某一学科领域积累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知识、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第三,资源型地区的职业技能型大学,特别是专科院校和技工学校,要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工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同时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二)从知识、能力与素质三方面全面提升人才资本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关村青年创业人才的成长机制[J]. 黄敬宝.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9(04)
[2]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与路径[J]. 刘献君. 中国高教研究. 2018(10)
[3]全面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三个维度[J]. 曾宝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19)
[4]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 杨乐. 中国高校科技. 2018(08)
[5]服务“中国制造2025”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J]. 张祺午. 中国高等教育. 2018(Z2)
[6]产教融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以“双层次螺旋协同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为例[J]. 李枫,于洪军. 中国高校科技. 2018(07)
[7]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要素解析与转型路向——基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分析视角[J]. 林刚,李响. 江苏高教. 2018(06)
[8]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研究[J]. 郭淑芬,马宇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7)
[9]双三螺旋模型理论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 孙祥冬,姚纬明. 南京社会科学. 2012(12)
[10]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J]. 肖劲松,冒亚明. 城市发展研究. 2009(10)
本文编号:3115575
【文章来源】:中国高校科技.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资源型地区人才培养的三层次螺旋结构
资源型地区高校分类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发挥各院校学科优势,在各高校中选取能促进科技发展、有助于地区产业转型的前沿的、优势的学科,比照研究型大学办学,推进相关学科大发展;第二,资源型地区的应用型高校,要充分考虑地区经济特色,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通过对需求学科、人才需求量等进行全面调研,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契合度高的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可以依靠地区长期以来在某一学科领域积累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知识、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第三,资源型地区的职业技能型大学,特别是专科院校和技工学校,要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工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同时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二)从知识、能力与素质三方面全面提升人才资本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关村青年创业人才的成长机制[J]. 黄敬宝.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9(04)
[2]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与路径[J]. 刘献君. 中国高教研究. 2018(10)
[3]全面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三个维度[J]. 曾宝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19)
[4]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 杨乐. 中国高校科技. 2018(08)
[5]服务“中国制造2025”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J]. 张祺午. 中国高等教育. 2018(Z2)
[6]产教融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以“双层次螺旋协同工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为例[J]. 李枫,于洪军. 中国高校科技. 2018(07)
[7]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要素解析与转型路向——基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分析视角[J]. 林刚,李响. 江苏高教. 2018(06)
[8]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研究[J]. 郭淑芬,马宇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7)
[9]双三螺旋模型理论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 孙祥冬,姚纬明. 南京社会科学. 2012(12)
[10]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J]. 肖劲松,冒亚明. 城市发展研究. 2009(10)
本文编号:3115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115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