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学科建设理工化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1-04-09 05:58
  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一流学科建设中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社科类学科在比例上严重失衡;此外,还存在以理工化思维与手段建设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倾向。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一流学科建设应适当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数量,并根据不同的学科类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基于学科属性的差异,科学设定学科动态调整和成效评估周期。在"双一流"建设实践中一流学科建设应系统思考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整体布局并根据学科间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行动逻辑。 

【文章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双一流”建设学科中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社科类学科比例失衡
二、“双一流”建设中存在以理工化思维与手段建设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倾向
    1. 盲目强调并推动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国际化”发展,追求英文发表的数量,特别是追捧SCI、SSCI期刊论文的发表,忽视学科属性的差异及其对学术语言的不同要求和规范。
    2. 在资源配置上,表现为外延式发展,注重显性资源的投入,强调硬件设施的齐全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
    3. 过分强调团队建设。
    4. 在一流学科建设的评估标准上,强调以ESI学科划分作为参照,而ESI学科评价目录所包括的22个学科(领域)和我国现有的学科专业目录并不一致。
    5. 以5年为周期的学科评估不利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发展。
    6. 一流学科建设对国际标准或第三方评价(学科排名)的过分依赖忽视了人文社科类学科对国家、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不利于形成“中国特色”。
三、避免一流学科建设理工化的对策与建议
    1. 适量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科类学科数量。
    2. 根据不同学科类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3. 基于学科属性差异,科学设定动态调整和成效评估周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第三种文化”视野中的新文科[J]. 石云里.  探索与争鸣. 2020(01)
[2]中国高等教育70年十人谈(笔会)[J]. 张应强,邬大光,眭依凡,卢晓中,别敦荣,龚放,陈洪捷,陈廷柱,王建华,史静寰.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3)
[3]国内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引入监测评估的行事逻辑[J]. 张务农,娄枝,李永鑫.  中国高教研究. 2019(04)
[4]社会科学总论学科域映射评价及其对“双一流”建设的启示研究——基于ESI工具视角[J]. 刘苗苗,姜华,刘盛博.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5]“双一流”学科建设评估体系初探——基于学术表现的综合评估指数构建[J]. 王文军,洪岩璧,袁翀,马宇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6]合作与竞争: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分布格局[J]. 赵星,蔡前黎,乔利利.  图书与情报. 2018(04)
[7]“双一流”建设对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影响[J]. 胡建华.  江苏高教. 2018(07)
[8]“双一流”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江苏高教》2018年高层论坛综述[J]. 郭书剑.  江苏高教. 2018(06)
[9]基于学科文化创新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探论[J]. 吴叶林,崔延强.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05)
[10]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团队建构研究[J]. 宋鸿雁,闫亚林.  重庆高教研究. 2017(04)



本文编号:3127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127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8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