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海归”教师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研究 ——以上海四所“985”高校“海归”教师为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08 03:34
随着海外归国人员数量的持续增长以及中国高校对海外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海归”教师群体已经逐渐成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力量之一。深入了解高校“海归”教师所处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并对如何优化和改善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百年的中国“海归”史是我国高校“海归”教师工作已有的历史背景和基础,本研究在大量搜集高校“海归”教师的相关资料和信息的基础上,对他们所处的生存环境进行分析。通过了解上海市部分高校“海归”教师的基本情况并就回国后的再次适应情况、学术发展情况和人际关系、相关待遇以及所处的困难困境等方面与“海归”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影响高校“海归”教师生存状态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的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外在因素”对高校“海归”教师的生存状态有很大的影响,而“内在因素”则是影响高校“海归”教师生存状态的关键因素。政府在原有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应进一步为青年“海归”教师提供更加有利的成长支持,并制定政策落实机制。高校相关部门应适时转换管理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应更加关注“海归”教师的成长。“海归”教师应结合自身情况从心态和行为上做好调适,以便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角色...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
1.2.1 理论基础
1.2.2 核心概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框架结构
2 “漫漫海归路,依依中华情”
2.1 清朝末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留学生与“海归”
2.1.1 洋务运动时期留美留欧
2.1.2 甲午战争之后留日
2.1.3 庚款留美
2.1.4 民国初年的稽勋留学生
2.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留学生和归国人员的基本情况
2.2.1 建国伊始争取海外留学人员归国
2.2.2 公派留苏
2.2.3 文化大革命期间留学工作的基本停滞
2.3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留学生和归国人员的基本情况
2.4 目前我国高校“海归”教师的整体状况
2.5 小结
3 我国高校“海归”教师的生存环境
3.1 高校对“海归”人才的需求状况
3.1.1 “海归”人才的层次和分类
3.1.2 国内对“海归”人才的需求概况
3.1.3 高校对“海归”人才的需求和引进
3.2 高校“海归”教师的相关政策
3.2.1 国家层面的政策介绍及分析
3.2.2 地方层面的政策介绍及分析
3.2.3 高校层面的政策介绍及分析
3.3 高校“海归”教师的社会认可情况
3.3.1 高校“海归”教师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3.3.2 对高校“海归”教师的认可情况
3.3.3 高校“海归”教师的反馈及自身的定位
3.4 小结
4 上海高校“海归”教师的生存状态
4.1 上海四所高校“海归”教师的基本情况
4.1.1 上海市四所高校“海归”教师的海外留学形式
4.1.2 上海市四所高校“海归”教师的海外工作情况
4.1.3 上海市四所高校“海归”教师的海外去向
4.1.4 上海市四所高校“海归”教师的学科分布
4.1.5 上海市四所高校“海归”教师的职称分布
4.1.6 上海市四所高校“海归”教师的性别分布
4.2 上海高校“海归”教师回国的再适应情况
4.3 上海高校“海归”教师的学术发展情况
4.3.1 不同层次“海归”教师的学术发展情况
4.3.2 影响高校“海归”教师学术发展的有利因素
4.3.3 影响高校“海归”教师学术发展的不利因素
4.4 上海高校“海归”教师的其他情况
4.4.1 人际关系
4.4.2 相关待遇
4.4.3 困难困境
4.5 小结
5 影响高校“海归”教师生存状态的因素分析和理性思考
5.1 影响高校“海归”教师生存状态的因素分析
5.1.1 角色冲突
5.1.2 反向文化适应和角色转换
5.1.3 需要满足
5.2 对高校“海归”教师生存状态的理性思考
5.2.1 政府对“海归”人员的政策导向
5.2.2 高校对“海归”教师的制度影响和环境作用
5.2.3 高校“海归”教师个人的适应与调节
5.3 总结展望
参考文献
专著和学位论文
期刊中的析出文献
网站和网络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组织支持对高校海归教师科研进展满意度的影响分析——以上海21所高校为例[J]. 周默涵,朱佳妮,吴菡. 高教探索. 2019(12)
本文编号:3174593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
1.2.1 理论基础
1.2.2 核心概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框架结构
2 “漫漫海归路,依依中华情”
2.1 清朝末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留学生与“海归”
2.1.1 洋务运动时期留美留欧
2.1.2 甲午战争之后留日
2.1.3 庚款留美
2.1.4 民国初年的稽勋留学生
2.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留学生和归国人员的基本情况
2.2.1 建国伊始争取海外留学人员归国
2.2.2 公派留苏
2.2.3 文化大革命期间留学工作的基本停滞
2.3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留学生和归国人员的基本情况
2.4 目前我国高校“海归”教师的整体状况
2.5 小结
3 我国高校“海归”教师的生存环境
3.1 高校对“海归”人才的需求状况
3.1.1 “海归”人才的层次和分类
3.1.2 国内对“海归”人才的需求概况
3.1.3 高校对“海归”人才的需求和引进
3.2 高校“海归”教师的相关政策
3.2.1 国家层面的政策介绍及分析
3.2.2 地方层面的政策介绍及分析
3.2.3 高校层面的政策介绍及分析
3.3 高校“海归”教师的社会认可情况
3.3.1 高校“海归”教师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3.3.2 对高校“海归”教师的认可情况
3.3.3 高校“海归”教师的反馈及自身的定位
3.4 小结
4 上海高校“海归”教师的生存状态
4.1 上海四所高校“海归”教师的基本情况
4.1.1 上海市四所高校“海归”教师的海外留学形式
4.1.2 上海市四所高校“海归”教师的海外工作情况
4.1.3 上海市四所高校“海归”教师的海外去向
4.1.4 上海市四所高校“海归”教师的学科分布
4.1.5 上海市四所高校“海归”教师的职称分布
4.1.6 上海市四所高校“海归”教师的性别分布
4.2 上海高校“海归”教师回国的再适应情况
4.3 上海高校“海归”教师的学术发展情况
4.3.1 不同层次“海归”教师的学术发展情况
4.3.2 影响高校“海归”教师学术发展的有利因素
4.3.3 影响高校“海归”教师学术发展的不利因素
4.4 上海高校“海归”教师的其他情况
4.4.1 人际关系
4.4.2 相关待遇
4.4.3 困难困境
4.5 小结
5 影响高校“海归”教师生存状态的因素分析和理性思考
5.1 影响高校“海归”教师生存状态的因素分析
5.1.1 角色冲突
5.1.2 反向文化适应和角色转换
5.1.3 需要满足
5.2 对高校“海归”教师生存状态的理性思考
5.2.1 政府对“海归”人员的政策导向
5.2.2 高校对“海归”教师的制度影响和环境作用
5.2.3 高校“海归”教师个人的适应与调节
5.3 总结展望
参考文献
专著和学位论文
期刊中的析出文献
网站和网络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组织支持对高校海归教师科研进展满意度的影响分析——以上海21所高校为例[J]. 周默涵,朱佳妮,吴菡. 高教探索. 2019(12)
本文编号:3174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17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