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大学实行学院制改革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10-21 03:17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50年代院系大规模调整以后,学院制也随之取消。到了80年代,由于学科高度分化综合,新兴学科不断出现,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难度加大,在校——系二级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高等学校发展需要的新形势下,学院制再次在我国高校回归。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学院制回归的同时,也出现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上:一是把对学院制内涵存在意识偏差;二是脱离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改革目标;三是校、院、系三者关系不顺畅,责权利不明确;四是学院数量过多;五是来自个体层次的阻力。学院制改革过程中遇到的这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的发展。因此,研究我国高校实施学院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有利于理顺行政管理;有利于学院内部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借鉴国外大学办学经验和加强学术交流,加快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本文在明确有关学院制基本理论问题的前提下,综述了我国学院制的发展历程;进而采用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学院制的发展及其与大学的关系,具体介绍了国外不同类型的学院制管理模式,并归纳出其共性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改革的形势,针对在推行学院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 关于学院制内涵的研究
(二) 关于我国学院制在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学学院制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关于学院的概念
(一) “院校层次”,即“学院”作为高等学校类型的一种形式
(二) 作为“院校组成机构”的“学院”
二、实施学院制改革的原因
(一) 高校实施学院制改革是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二) 推行学院制有利于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三) 实施学院制改革有利于学院内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 实施学院制改革有利于提高高校管理效率
(五) 实施学院制改革有利于借鉴国外大学办学经验和加强国际教育交流
三、学院制改革的实施原则
(一) 管理幅度原则与学院的数量规模
(二) 学科群原则与学院主体类别
(三) 情境性原则与特色学院设置
第三章 学院制的发展及其与大学的关系
一、直属学院分级管理模式
二、自治社团型学院的牛津和剑桥模式
三、联合型院所的伦敦大学模式
四、以文理学院为主,专业学院为辅的美国模式
五、“混合型”的日本模式
六、以上各种学院制形态的共性特征分析
(一) 学院具有发展性,并在发展中注重发挥学科特色和自身优势
(二) 学院设置具有科学性,注重学科专业之间的交融渗透
(三) 学院具有实体性,在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方面享有较充分的决策权和“自治”权
(四) 科研与教学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章 中国大学实施学院制的现状、问题
一、我国大学学院制的发展历程
二、对我国大学学院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对学院制内涵存在意识偏差
(二) 脱离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改革目标
(三) 校、院、系三者关系不顺畅,责权利不明确
(四) 学院数量过多
(五) 来自个体层次的阻力
第五章 对深化我国学院制改革的对策思考
一、学院制改革要符合学院制的内涵
二、学院制改革应紧紧围绕学科建设这个核心
三、学院制改革应明确校、院、系之间的权责关系
四、学院制改革应该具有自己的一定的特色
五、人本为核心的阻力控制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大学学院制改革:理论·问题·思考[J]. 刘国艳.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08)
[2]大学实行学院制的研究[J]. 李北群,徐月红. 教育与职业. 2008(08)
[3]对我国再度兴起学院制的思考[J]. 李北群,徐月红. 中国高教研究. 2008(01)
[4]学院制的内涵与学院的设置[J]. 严燕. 教育研究. 2005(10)
[5]深化学院制改革 进一步发挥学院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J]. 吴文山.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4)
[6]“学院制”改革与高校内部教学科研机构重组[J]. 黄祥林.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7]试论完善学院制管理[J]. 王凤花,张定铨.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3(11)
[8]深化“院为实体”改革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J]. 高磊,赵文华. 现代大学教育. 2003(05)
[9]创新学科布局 规范院系设置[J]. 刘少雪,程莹,刘念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05)
[10]略论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改革[J]. 郑能波,吴中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03)
硕士论文
[1]改革中的我国大学学院制研究[D]. 耿华萍.扬州大学 2005
[2]关于学院制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理论探讨[D]. 冯玉萍.中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48132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 关于学院制内涵的研究
(二) 关于我国学院制在改革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学学院制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关于学院的概念
(一) “院校层次”,即“学院”作为高等学校类型的一种形式
(二) 作为“院校组成机构”的“学院”
二、实施学院制改革的原因
(一) 高校实施学院制改革是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二) 推行学院制有利于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三) 实施学院制改革有利于学院内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 实施学院制改革有利于提高高校管理效率
(五) 实施学院制改革有利于借鉴国外大学办学经验和加强国际教育交流
三、学院制改革的实施原则
(一) 管理幅度原则与学院的数量规模
(二) 学科群原则与学院主体类别
(三) 情境性原则与特色学院设置
第三章 学院制的发展及其与大学的关系
一、直属学院分级管理模式
二、自治社团型学院的牛津和剑桥模式
三、联合型院所的伦敦大学模式
四、以文理学院为主,专业学院为辅的美国模式
五、“混合型”的日本模式
六、以上各种学院制形态的共性特征分析
(一) 学院具有发展性,并在发展中注重发挥学科特色和自身优势
(二) 学院设置具有科学性,注重学科专业之间的交融渗透
(三) 学院具有实体性,在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方面享有较充分的决策权和“自治”权
(四) 科研与教学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章 中国大学实施学院制的现状、问题
一、我国大学学院制的发展历程
二、对我国大学学院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对学院制内涵存在意识偏差
(二) 脱离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改革目标
(三) 校、院、系三者关系不顺畅,责权利不明确
(四) 学院数量过多
(五) 来自个体层次的阻力
第五章 对深化我国学院制改革的对策思考
一、学院制改革要符合学院制的内涵
二、学院制改革应紧紧围绕学科建设这个核心
三、学院制改革应明确校、院、系之间的权责关系
四、学院制改革应该具有自己的一定的特色
五、人本为核心的阻力控制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大学学院制改革:理论·问题·思考[J]. 刘国艳.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08)
[2]大学实行学院制的研究[J]. 李北群,徐月红. 教育与职业. 2008(08)
[3]对我国再度兴起学院制的思考[J]. 李北群,徐月红. 中国高教研究. 2008(01)
[4]学院制的内涵与学院的设置[J]. 严燕. 教育研究. 2005(10)
[5]深化学院制改革 进一步发挥学院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J]. 吴文山.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4)
[6]“学院制”改革与高校内部教学科研机构重组[J]. 黄祥林.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7]试论完善学院制管理[J]. 王凤花,张定铨.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3(11)
[8]深化“院为实体”改革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J]. 高磊,赵文华. 现代大学教育. 2003(05)
[9]创新学科布局 规范院系设置[J]. 刘少雪,程莹,刘念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05)
[10]略论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改革[J]. 郑能波,吴中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03)
硕士论文
[1]改革中的我国大学学院制研究[D]. 耿华萍.扬州大学 2005
[2]关于学院制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理论探讨[D]. 冯玉萍.中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48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44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