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测度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2 17:52
引入波特"钻石模型"构建中国区域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并解读两者复杂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区域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耦合作用强;区域高等教育超前、同步与滞后于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共同存在;区域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程度不佳、整体水平偏低、区域差异显著,仅广东和江苏为良好协调发展类,尚未有区域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类。最后,提出政府加强教育与科技资源统筹协调、促进企业与高校互动式发展等方面的提升策略。
【文章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2020,4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区域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耦合度、协调发展度雷达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提升与协调: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J]. 赵庆年,王燕. 科技管理研究. 2018(20)
[2]美国加州大学崛起的背景、过程及原因分析——兼论对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启示[J]. 夏焰,梁祥君,潘显敏. 重庆高教研究. 2018(06)
[3]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测度分析[J]. 肖洒,刘君. 经济地理. 2018(08)
[4]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与效率关系评价——基于2016年教育部直属61所高校的实证研究[J]. 王海宁,李姗姗,栾贞增.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2)
[5]科技创新能力融入素质教育研究[J]. 余喜文. 中国高校科技. 2018(04)
[6]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研究[J]. 彭新一,王春梅. 科技管理研究. 2018(03)
[7]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J]. 汪凡,白永平,周亮,张永凯,乔富伟,纪学朋. 经济地理. 2017(12)
[8]财政投入、教师产出与收入差距——来自中国四川省高校的实证分析[J]. 程树磊,陈建东,陈建涛. 教育与经济. 2016(04)
[9]科教融合:高校办学新常态[J]. 邹晓东,韩旭,姚威.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01)
[10]高校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J]. 刘娜娜,王效俐,韩海彬.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10)
本文编号:3585205
【文章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2020,4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区域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耦合度、协调发展度雷达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提升与协调: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J]. 赵庆年,王燕. 科技管理研究. 2018(20)
[2]美国加州大学崛起的背景、过程及原因分析——兼论对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启示[J]. 夏焰,梁祥君,潘显敏. 重庆高教研究. 2018(06)
[3]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测度分析[J]. 肖洒,刘君. 经济地理. 2018(08)
[4]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与效率关系评价——基于2016年教育部直属61所高校的实证研究[J]. 王海宁,李姗姗,栾贞增.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2)
[5]科技创新能力融入素质教育研究[J]. 余喜文. 中国高校科技. 2018(04)
[6]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研究[J]. 彭新一,王春梅. 科技管理研究. 2018(03)
[7]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J]. 汪凡,白永平,周亮,张永凯,乔富伟,纪学朋. 经济地理. 2017(12)
[8]财政投入、教师产出与收入差距——来自中国四川省高校的实证分析[J]. 程树磊,陈建东,陈建涛. 教育与经济. 2016(04)
[9]科教融合:高校办学新常态[J]. 邹晓东,韩旭,姚威.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01)
[10]高校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J]. 刘娜娜,王效俐,韩海彬.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10)
本文编号:3585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3585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