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存后发展”:N大学文科青年教师行动逻辑分析
发布时间:2025-01-01 03:28
绩效评价与"非升即走"制度使得青年教师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基于某"双一流"高校文科青年教师以及院校管理者的访谈可以发现,面对外部挑战,教师采取"先生存后发展"的行动策略。教师"高效"使用文化资本,追"热点"、主动"灌水"。在"生存"压力之下,教师重科研轻教学,且得到院校层面的集体默许。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一员,教师将学缘关系转换为更高的学术产出。学术锦标赛制施予文科青年教师巨大的刚性压力,使其转为稻粱谋;高校以科研为本谋求生存之道,并将其传递给教师。同伴的策略性行为强化了教师的外部利益动机,进而使他们进行学习与模仿。显示出"制度-情境(同伴、组织)-行动"间的互动关系。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21992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1 教师策略性行为的分析框架
本研究所提出的“先生存后发展”的行动逻辑及策略性行为不单单是个别青年教师的行为取向,而呈现非正式的集体行动状态。这与教师应该恪守的道德追求有所出入,因此多以非正式形式出现;此外,这类行为一旦获得相应回报,个人会以他人为参照并自我合理化而在教师群体中引起相互模仿,由此上升为一种集体....
本文编号:4021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4021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