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美国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7 06:08

  本文关键词:美国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大学 国际学生 招生政策


【摘要】:美国大学国际招生制度受高等教育体系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一方面,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外在要求所带来的影响,如政府利用经济资助政策介入美国的高等院校招生事务工作,社会捐赠者附加的条件,以及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种族歧视等等。另一方面,在招生制度中长期存在的提前录取、地域差别、考试偏见和资源耗费,已成为影响美国高等教育实现平等与优秀双重目标的制约因素。 招生制度受一定的价值观所支配,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不同的选择。所以它在招生理念上,谁拥有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反映了美国高等院校在招生制度中的平等与优秀价值取向。然而在国际学生招生录取标准上,基于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美国高等院校对招生制度兼顾了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顶尖级别的美国大学坚持基于学术才能的综合性的高选择性录取政策,坚持人才选拔效率优先,适当执行向弱势群体倾斜的招生公平政策,兼顾公平。在面向国际学生招生的录取方式及结果上,实现不同院校和不同背景学生的选择平等,体现了美国高等院校对于外国学生招生制度中的价值取向。 高等院校国际招生制度改革必须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阶段,只有赋予高等院校招生自治的权利,高等院校在招生中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中国高等教育刚刚迈入大众化阶段,政府应通过立法和政策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以实现公平,高等院校依法自主招生,建立与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多样化制度,提高学生的择校权,是未来中国高等院校对外招生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发向。 通过了解与学习美国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政策的制定机制,认识到了国际教育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留学政策影响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也影响着具体的教育活动,它关系到社会以及个人受教育机会。美国是个联邦国家,它的留学政策具有复杂性,通过学习与了解美国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政策,为我国在招收留学生的问题上}f予一定的启示。美国是世界上教育资源最为丰富,顶尖级别的名校最多的国家,,正是基于这些优势,才能广泛吸收世界各国人才。要通过对美国留学政策演变的分析,看出留学教育的政策在美国所处重要地位。这是值得我们国家深入思考与学习的。中国,需要良好国际教育之间交流以及与世界优秀人才的合作。通过来研究美国近几年来的国际学生招收政策,包括了政策变化、历史背景,变化原因、政策制定背后的背景分析,给我国外事以及教育部门在制定国际教育的决策时能够提供参考,给予启示。这样就可以有依据的制定我国国际教育的方针政策,可以有针对的安排我国国际教育的交流活动。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9.7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澳洲大学学费大幅飙升 亚洲学生担忧其教学质量[J];世界教育信息;2005年03期

2 ;金融危机对美国接受国际学生和美国学生到国外留学的影响[J];世界教育信息;2009年12期

3 高立平;;策略与启示:对国外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考察[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4期

4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显示:上海学生阅读水平世界领先[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24期

5 陈剑琦;"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引发德国教改[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6 王钊楠;;中日韩学生夏日联欢[J];21世纪;2007年09期

7 龚益红;;针对国际学生的分组教学ABC模式实践[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9年01期

8 ;加拿大将推新举措吸引更多国际学生[J];21世纪;2009年04期

9 ;澳大利亚科学研究极度依赖国际学生[J];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05期

10 李联明,吕浩雪;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制约国际学生流向的主要因素[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爱兵;徐晓翠;黄辛隐;;苏州市15周岁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和兴趣状况调查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韦志远;;坎儿井的故事--2000-2001ACSA/OTIS国际学生设计竞赛方案介绍[A];2002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谢新;;积极探索,努力拓展高层次留学生生源[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4 夏红卫;;国际交流:大学国际化的引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国际交流策略细读[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5 王小海;;学习者语料库与双语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马艳云;;澳大利亚教育质量监测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郭栉懿;;国内外学生供餐发展动态、经验及展望[A];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李丽洁;;天津市义务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波;奖学金高吗 留学便宜了吗[N];成都日报;2008年

2 记者 卢文洁;今年我赴美留学生将破10万[N];广州日报;2010年

3 记者 袁新文;中国文凭“通行”二十六国[N];人民日报;2006年

4 庄晓英;2009各国留学新政盘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刘敏;国际大学生在英就业难[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实习记者 温凯;第五届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开幕[N];中国电影报;2006年

7 曹奕 徐建栋 月航;我市接待AFS国际学生全国最多[N];常州日报;2010年

8 记者 卢文洁;高中本科硕博 留美一网打尽[N];广州日报;2010年

9 ;留学产业产值超160亿 澳政府绝不会轻言放弃[N];广州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刘复;架国际文教交流桥梁 建学生用品交易平台[N];南宁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方守江;中国学生国际流动:驱动力及风险防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国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进清;跨境高等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李联明;后“9·11”时代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黄华;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福玲;大学国际化发展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丁玲;中美大学国际化实践及发展趋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鋈;美国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群;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的新趋势[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卢希;两岸高等教育学生国际化策略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杨兆文;中美大学国际化路径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天君;关于中国大学生校园跨文化接触的定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田长荣;出国留学效益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7 胡丽娜;“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刘明超;推拉理论下的赴美中国留学生移动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王方晨曦;设计在远距离交流中的运用[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王伟;汉语国际传播背景下汉字书法教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61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261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d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