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制度研究热点、趋势及理论基础的知识图谱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大学制度研究热点、趋势及理论基础的知识图谱分析
【摘要】: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SSCI数据库1998-2012年间大学制度研究的371篇文献的计量分析表明:大学制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现代大学制度释义、学术权力、大学章程、大学治理结构等方面;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去行政化改革是大学制度研究的焦点与前沿;大学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伯顿·R·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德里克·博克的大学社会责任、约翰·范德格拉夫的学术权力及张维迎的大学的逻辑。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649.2;G353.1
【正文快照】: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代大学制度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的改革步伐: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高等学校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优化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永涛;;大学治理结构的三种国际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2 李江源;略论蔡元培的大学制度思想[J];高教探索;2002年04期
3 刘香菊;周光礼;;大学章程的法律透视[J];高教探索;2004年03期
4 王洪才;;论现代大学制度的结构特征[J];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01期
5 杨春梅;学术组织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系统——伯顿·R·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观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6 胡建华;;大学制度改革的法治化问题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7 宣勇;凌健;;“学科”考辨[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8 王建华;;第三部门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9 胡赤弟;高等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10 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德阔;;社会资本理论对社会学方法论二元对立的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张家喜;;我国虚拟财富市场泡沫化倾向的内在机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张萍萍;左斌峰;;当今我国住房问题的社会学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姜绍静;姜玉香;;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以《村镇规划》课程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5 周X;刘春年;杨德惠;;农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信息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6 谢其梅;;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中的障碍突破[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王良虎;;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综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金锦;陈蕴哲;;广东省农村贫富差距问题现状和对策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9 顾辉;;现代社会学中的意象结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10 徐银燕;;高校治理结构研究综述[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湛中乐;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刘璞;;我国公立大学章程的法律属性及其制定依据[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曾长隽;胡劲松;;论大学章程制定主体[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4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之场域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5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探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金永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7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张广钦;;从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与起源角度看信息管理的科学内涵[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吴斌;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温雪梅;教育国际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任奔滔;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与融资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玉芳;农林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模式构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饶亚娟;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学术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鑫洋;常宁市郊区村村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伟;制造型企业信息流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韦莲莲;政府信息公开与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张轶辉;美、德、日三国大学评议会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蔡施敏;论反渎职侵权检察权的完善[D];暨南大学;2010年
9 兰飞;网络暴力信息第三人效果的验证及其启示[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贺凤娟;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小洲;博克论大学的社会责任[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2 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金顶兵,闵维方;论大学组织中文化的整合功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4 杜小真;大学、人文学科与民主[J];读书;2001年12期
5 高桥润二郎;北京,东京,全球城市[J];读书;2004年09期
6 王柏民;第三部门与公共赔偿制度[J];东岳论丛;2001年03期
7 米俊魁;;大学为什么要制定章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8 王冀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攻坚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J];高教探索;2000年01期
9 魏玉,王名;大学——一种特殊的非营利组织[J];高教探索;2001年03期
10 王冀生;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J];高教探索;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赤弟 ,邬大光;教育产权与大学制度构建的相关性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2 张治理;;论大学制度建设与大学精神培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3期
3 唐安奎;;略论大学制度的重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4 王永友;刘美娜;;大学制度文化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分析[J];教育探索;2009年01期
5 吴国娟;;大学制度伦理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03期
6 江涌;王成奎;;本土化语境下的大学制度创新:和合共生[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赵峻岩;;学术的诉求:西方大学制度的本质[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10期
8 吴远;葛军;;历史与创新——大学制度演变的历程与借鉴[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9 吴国娟;;论大学制度程序的公正性[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5期
10 刘魁;;风险社会视域下中国大学制度自主发展路径研究——兼论当前中国去行政化的研究误区[J];阅江学刊;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海兵;大学制度:从纵向平衡到横向制衡[N];南方周末;2007年
2 执笔人:刘京美 课题组成员:李逸凡 李钧 杨志光 姚木远 高学敏;大学制度如何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黄德宽;对政府与大学法律关系定位的思考[N];学习时报;2006年
4 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经南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陈闻晋;叩问中国大学制度创新的四大要素[N];社会科学报;2007年
5 苏州大学 尤小立;政策与制度失调何时休[N];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江 村;改革大学制度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N];中国信息报;2002年
7 周作宇;激发学术思考,,留下反思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参与释放高校活力[N];人民政协报;2003年
9 东莞市樟木头职业中学 张学远 华南理工大学 张淦 东莞理工学院 陈想平 肇庆学院副院长教授 和飞 东莞理工学院 博导 张万会;办学权:下放高校 监督权:交给社会[N];南方日报;2004年
10 倪娜 郑雨明;加强高校软环境建设[N];吉林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国娟;大学制度伦理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赵成;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李明忠;论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制度安排[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侃;建国以来我国大学制度变迁因素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利军;传统文化的政治取向对我国大学制度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雅静;美国大学制度建设的经验及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刘文雅;大学理念与大学制度关系的历史考察[D];河北大学;2008年
5 刘剑;20世纪英国宏观大学制度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郑天竹;大学制度文化育人功能探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吴国娟;大学制度创新:组织文化的视角[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万湘;英国大学制度演变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红霞;影响大学管理绩效的主要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李娜;大学学术功利化的制度治理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64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26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