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开放平台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开放平台建设研究 出处:《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S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实验室开放是今后高校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应把开放实验教学纳入学校整体教学改革方案之中,从培养学生的目标出发,通盘考虑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Abstract]:Laboratory opening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open experimental teaching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overall teaching reform plan of the school,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experim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from the aim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基金】:山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资助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观的改变,一种重视实践和动手能力人才的培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教育模式正在初步形成和逐渐完善。崇尚实践,知行并重,坚持走实践育人、创新育人之路,已成共识。高校实验室作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基地之一,它的作用和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进行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志军;;也谈开放式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03期
2 吴新民;荣华;龚良发;;基础化学实验的开放平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朝辉;袁铭;张序;何继峥;;数字摄影测量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实践[J];测绘工程;2011年05期
2 杨延梅;杨清伟;周富春;;高等学校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年02期
3 陈晶晶;杨明;;构建化学实验平台 促进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广东化工;2012年08期
4 张丽萍;李秋玉;;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在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华章;2012年04期
5 应祥岳;李宏;邬杨波;戴静;;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实验教学改革[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李晓莉;侯玲玲;郝雪;;高等学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樊英杰;曹昌年;;用好精品课程资源 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5期
8 王阳恩;徐大海;;地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9期
9 沈秀;张黎;戎红仁;乔元明;席海涛;;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年03期
10 王珏;陈龙伟;张锋;徐进;刘雪良;;康复工程实验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欢;卢基林;罗熙;吴新民;;三氯化缬氨酸六水合钆配合物的热分解机理与活化能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马文元;刘福祥;;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化学;2009年03期
3 王义遒;适应新形势 开创高等理科教育研究新局面——在全国高等理科教育研究会二届四次常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J];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01期
4 孙家钟,杨永华,封继康,赵慕愚;物理化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5年02期
5 宋红艳,苏建茹,石秀丽;物理化学实验改革的初步设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年03期
6 范秋梅;加强实验室开放工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年05期
7 毛晋昌,崔玉芹;电子实验中心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设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年02期
8 王淑娟,王宇野,王立欣;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年02期
9 梁向晖;;基础化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年02期
10 王志军;刘志敏;;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电子信息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学道;;主题式实验室开放的理论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年04期
2 张家栋;房海蓉;;加强开放实验平台建设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7期
3 潘信吉;;开放式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09期
4 章力,赵永俭;论高校实验室的改革与开放[J];高等教育研究;1987年03期
5 车先礼;史文宪;;加强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4期
6 赵玉龙;张剑;;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年06期
7 吴承春;唐仁华;;研究型大学背景下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J];农业科技管理;2006年01期
8 骆丹;华小梅;宋浩;;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09期
9 刘文利;;浅淡农科高校实验室管理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7年04期
10 肖蓉;高志强;许春英;卢俊伟;;刍议独立学院实验室开放的实现[J];实验室科学;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璐;刘晓鸿;王杰;;高校实验室开放工作实践与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曹相生;孟雪征;郑晓英;;创造教育的内涵及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3 杜月升;;知识生产与高等学校体制改革[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余秉和;;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监督工作[A];中国建设会计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李勇;;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林武萍;尹析明;;对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7 童宣海;;我说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工作[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8 张婷婷;;加强服务意识,创新高校教务管理[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杨敏;;浅析影响高校政府采购效率的因素及对策[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朱瑞亮;刘毅;;浅议高等学校招标档案的管理[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征争;辽宁促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加强基层平台建设相结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2 王保华 关慧;高校定位应遵循市场规则[N];人民政协报;2005年
3 记者 罗静雯;我市两重点学科列入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N];重庆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宋黔云;贵州大学国际化程度获新突破[N];贵州日报;2009年
5 记者 卢彬彬;突出实践特色 破解发展难题 务求取得实效[N];广西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周晓东;建立完善高校“联席会议制度”[N];江淮时报;2010年
7 记者 仝静海;河北工大迈入国家重点建设高等学校行列[N];河北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张清;“乐山索玛”南京绽放[N];乐山日报;2009年
9 山东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 曲夷;广州中医药大学研修见闻[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10 记者 李琼燕 通讯员 宋薇娜;我省三部门联合开展省级大学生骨干培养[N];陕西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通贤;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的控制与化解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天天;我国高校技术资源转移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吴宏翔;市场经济中的高校组织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金明浩;高校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徐丽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马焕灵;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及其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杰;高校目标管理共有要素系统与路径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欢;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性质与地位[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杨耀;高校作业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谭斌;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理论与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积勇;高等学校现金流量表的设计与应用[D];厦门大学;2007年
6 李晓杰;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学分制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学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杨光(日韦);网络时代与高校德育社会化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志刚;高等学校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郑贤俊;新时期党的高校科学人才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79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379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