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教育的文化视阈

发布时间:2018-01-04 23:35

  本文关键词:大学教育的文化视阈 出处:《现代大学教育》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 大学文化 “真、善、美” 先进文化


【摘要】:本文认同人类文明或先进文化应表现在积极追求真、善、美的理念之上。以此为目标,笔者面对中国社会当下的社会现实,引述历史中的某些事实,学习、讨论大学知识精英,要追求和担当国家文化建设和提升民族文明素质之理。
[Abstract]:In this paper , it is recognized that human civilization or advanced culture should be based on positive pursuit of truth , good and beauty .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 the writer faces the social reality of Chinese society , quotes some facts in history , studies , discusses the elite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university , pursues and plays the national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s the quality of the national civilization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什么是文化?这是一个普通人心底里都有的概念,但又是一个不容易廓清的问题。《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也回避了对它的直接解释,但作为形容词或定语类词语却解释了很多,如“文化进化论”、“文化斗争”、“文化大革命”、“文化迟滞”等等。我想把它区分为两类,即:广义的文化,是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旭旺;;陈寅恪的“文化阶级”简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赵德鸿;;《庄子》“道”的诗意象征[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3 张文涛;;共时性与历时性:中国传统史学与西方近代史学的分途[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4 彭建;;浅谈“解构主义”翻译观及局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5 彭红丽;;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对于社会哲学的意义[J];才智;2008年02期

6 徐波,韩玲;从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看其后现代主义思想[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张宇华;刘义青;;“母亲神话”消解的背后[J];长城;2011年06期

8 王琳;后现代主义的新发展[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9 赵成蓉;;基于后现代主义研究的后现代课程观理论依据初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2期

10 张雪凤;李巍;;关于现代性演进和研究的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冯玮;;廓清“文明”和“文化”的差异——从词源到现实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2 杨正喜;;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源流与评估[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秦燕春;;“文化遗产”对当下精神生活的启示意义——以“苏州评弹”为中心[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成山;历史与自由[D];吉林大学;2011年

7 董震;寻找属人的希望[D];吉林大学;2011年

8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邓磊;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吴敏;中西艺术结合的宁馨儿[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戴学艳;中外文化碰撞中的天津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如一;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司法警官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呼晓琼;困境与出路:鲍曼后现代伦理建构[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玉琛;普世价值的理性诉求及其限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张卫伟;论现代性视域下的大学生精神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轩;生存安全性抑或安全性生存——一种人学价值论的视野[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志芳;交往实践观-现代人回归自我的路径选择[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许建宝;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强;;关于推进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孙秀江;以先进文化为指导 培育大学文化精神[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王岩;;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16期

4 祝嘉平;程曼;;以提升软实力为先导,提高大学文化力[J];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杨志钢;;大学文化 大学精神与大学发展[J];教育;2007年14期

6 李晓蕾;林国建;;和谐视野下中国大学文化建设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5期

7 樊清华;朱卫东;欧小琴;;论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推动作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张胤;;制度与非制度的融通:论大学中两种文化的和谐问题[J];江苏高教;2007年04期

9 黄勤锦;;大学文化建设的目标:文化认同[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7期

10 金雁;;大学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纯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之我见[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2 王海波;;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中实践先进文化[A];山东群众文化学会获奖论文集[C];2003年

3 张子赋;王兆光;;做先进文化的体现者和创造者[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甘泽清;;用先进文化占领社区文化阵地[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年

5 任志侬;;用先进文化统御企业管理[A];“以德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陈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7 任建东;;以先进文化为统领构建和谐文化[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黄明山;;先进文化的特色与艺术精品的认定[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年

9 朱泽;;黄源和先进文化[A];老兵话当年(第十辑)[C];2006年

10 钱竹梅;延华;;牢记《讲话》精神,繁荣先进文化[A];延安文艺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宁锐;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大学文化应以学生为本[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连登岗;大学文化的多层次性[N];南通日报;2007年

3 田建国;大学文化与道德建设[N];光明日报;2004年

4 ;州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N];团结报;2006年

5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大学文化应以育人为本[N];深圳特区报;2010年

6 朱振国;学者共话“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N];光明日报;2006年

7 平旭;建设先进的大学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蔡劲松;大学文化的哲学视角及本质内涵[N];光明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颜玉兰;读书怡情高雅事 走入寻常百姓家[N];延边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宁锐 实习生 郑伟丽;大学生释义“脚踏实地”[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友;我国国防工业院校的大学文化体系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彭宏杰;先进文化与党的建设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李长真;大学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健;大学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及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为鸿;大学文化创新与组织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薛绍聪;大学主体间文化的缺失与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鲍伯丰;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文化的变迁[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瑞堂;文化自觉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黎;和谐视阈下我国大学文化的特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2 顾佼佼;我国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缺失与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华文健;企业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对接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4 吴建玲;大学文化对大学人发展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5 翟海刚;大学文化对创新人才的育人作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6 高广元;关于我国大学文化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贾震巍;西方大学文化与我国大学文化的建设[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陈桂淑;大学生党员践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现状及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晓;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D];郑州大学;2004年

10 冯新平;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审视[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80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380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0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