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维
本文关键词:社会性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维 出处:《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1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互联网应用 大学生人格 青年大学生 虚拟人格 社会性 网络环境下 虚拟世界 现实人格 创新与发展 人格特征
【摘要】:正从互联网兴起之日起,青年大学生就一直是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群之一,同时也是互联网应用创新与发展的领导群体。长期以来,教育界对于青年人在虚拟网络语境中形成的心理及人格问题颇为关注和担忧,因此形成了一套主旨在于进行沉迷心理矫正和虚拟人格纠偏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及工作机制。而这种视互联网为一种不同于现实的虚拟世界的工作思维,实践证明其滞后性在当前已经愈发明显。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教育工作者们如何在互联网
[Abstract]:The Internet is emerging from the date of the young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en one of the main users of the Internet, but also the Internet applicati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eading group. For a long time,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education for young people in the formation of virtual network in the context of concerns and worries, thus formed a se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ims the education of thinking and working mechanism with psychological correction and correction of virtual personality. Such as the Internet as a virtual world is different from the reality of the work of thinking, 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lag in the curre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obviou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hat the educators in the Internet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教育部政策法规司;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客文化研究”(项目批号09JDSZ2049) 北京市教工委社科专门项目“互联网‘虚拟人格’与社会‘现实人格’统一性研究”(项目批号BJSZ2010YB29)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从互联网兴起之日起,青年大学生就一直是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群之一,同时也是互联网应用创新与发展的领导群体。 长期以来,教育界对于青年人在虚拟网络语境中形成的心理及人格问题颇为关注和担忧,因此形成了一套主旨在于进行沉迷心理矫正和虚拟人格纠偏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及工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伟;李慧莲;;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挑战及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2 李生;;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原因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舒永安;谈大学生人格修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01期
4 时宗琳;李楠;;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2期
5 刘贤礼;;切实加强网络环境下的中国高校道德教育[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骆文炎;;网络空间: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平台——基于980份问卷的实证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0年06期
7 李彦妮;;浅论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1年11期
8 黄映琼;;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J];消费导刊;2008年23期
9 杨学芬;网络与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年15期
10 马焕秋;;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伟;郭庆慈;甘甜;;基于网络环境下研究生课程辅助教学体系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潘云泽;马家常;周洋;;提高教师教学调控能力的研究与实践[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3 侯秀萍;王笑青;;加入WTO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新手段——在校园网络环境下实现文检课网络化教学[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敖海华;苗海强;曹海涛;;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化探析——道德教育在网络环境下凸显[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敖海华;苗海强;曹海涛;;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化探析——道德教育在网络环境下凸显[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曾清华;邱远;刘柏青;;广东省青年大学生生活方式不良状况及其成因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王树忠;;浅谈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模式[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魏丽;;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A];北京高校档案学术论文汇编[C];2006年
9 龚维华;;大学生人格独立化过程的反叛心理现象分析——张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的故事[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庆守;;优化大学生宿舍心理环境的机制探究——关于创建平安校园的操作策略的思考与研讨[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5年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红 本报记者 吕松华;50所高校互联网应用调查结果出炉[N];大众科技报;2006年
2 杨保筠;中日韩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N];中国社会报;2007年
3 新华社记者 王雷鸣 吕诺;多张证书就多张求职的王牌?[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陈劲松;发挥好军训的三个作用[N];中国国防报;2005年
5 刘书林;主旋律回响下的多重变奏[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汪长纬;一个不容乐观的数字[N];解放日报;2007年
7 通讯员 赵静;青浦多举措助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N];东方城乡报;2007年
8 薛林;寻找贴近大学生的军训模式[N];文汇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白锋哲;下乡:培育精神成长的根[N];农民日报;2005年
10 马兰;让网络助大学生思政工作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殿林;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吴微;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与规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会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岳鹏;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江宁;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丽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高飞;网络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梅晶磊;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教师的素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林;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学生人格现代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王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杨丹;论中庸之道在大学生人格完善中的作用[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7 罗永平;网络环境下传统医学视听教材的再开发[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宋艳霞;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杨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e,
本文编号:1389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389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