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18-01-07 13:21

  本文关键词: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若干思考 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 建设 高校


【摘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网络化的传播方式、多样化的文化思想观念以及变革化的时代特征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必须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进一步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网络阵地的建设与管理,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Abstract]: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The mode of communication , diversity of cultural though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of change poses a serious challenge to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The universities must adhere to and consolidate the Party ' s leadership , further prosperity and develop th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of the university ,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network positions , and ensure the guiding status of Marxism in the ideolog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直接影响到高校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确保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J];当代亚太;2005年09期

2 袁久红;陈培永;;福山政治哲学视野下的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吴忠民;形成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社会分层中的公正规则初探[J];东岳论丛;2005年01期

4 潘广辉;西方学术界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研究综述[J];俄罗斯研究;2003年02期

5 郑杭生,杨敏;两种类型的现代性与两种类型的社会学——现代性与社会学的全球之旅[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刘清才;;建构和谐世界:关于世界秩序范式的理论探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7 张旭;施特劳斯在中国:施特劳斯研究和论争综述[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袁久红;陈培永;;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意识与民族认同——对流行的三种理论话语的辨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刘金源,潘美娟;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到社会主义全球化——卡斯特罗的反全球化观点评析[J];拉丁美洲研究;2005年04期

10 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解读20世纪资本主义的三次调整[J];历史教学;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守刚;西方立宪主义传统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代恒猛;从消极福利国家到积极“福利社会”——经济全球化视角下西欧福利国家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郭忆薇;冷战以来美国的安全战略和安全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潘广辉;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刘孝廷;未来的哲学研究——未来形而上学导论[D];吉林大学;2004年

8 杨兆山;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时代价值——科技革命视野中人的解放问题探索[D];清华大学;2004年

9 刘彤昊;建造研究批判[D];清华大学;2004年

10 王俊;于“无”深处的历史深渊[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虞秀凌;福利国家及其理论批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字紫龙;论当代国际政治体系结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建辉;法典化立法模式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薛力;台湾问题:一种建构主义的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5 曲宏涛;邓小平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分析[D];河南大学;2005年

6 郝相钦;在“铁律”的视线之外?[D];河北大学;2005年

7 康健;21世纪初中国与东盟的睦邻合作关系[D];吉林大学;2005年

8 陆保良;毛泽东、胡适、蒋介石资本主义观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潘茹红;站在巴以冲突十字路口的阿拉法特[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贾礼伟;论冷战后美国的文化扩张[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琦琦;;网络信息化对大学理想信念教育的挑战与创新[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2 张成福;;专业学科教学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6期

3 袁元;唐茵;丁慧娜;;造就堪当重任的新一代[J];w,

本文编号:1392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392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0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