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课堂教学作用探析——以辩论赛“科学技术能否最终解决生态危机”为例
本文关键词:辩论赛课堂教学作用探析——以辩论赛“科学技术能否最终解决生态危机”为例 出处:《中国农业教育》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将辩论赛引入课堂教学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有益尝试,这种教学模式与高等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相契合。辩论赛课堂教学围绕辩题,充分调动和反映学生的主体精神,能够促进学生主体个性的彰显、主体能力的提高,促使高等教育的重心从"教"转向"论",实现高等教育把人作为价值所在的目标取向。辩论赛课堂教学改变了"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教材"的教育转向,促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者转化为积极参与者。辩论赛课堂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全面提升学生能力的教育理念。
[Abstract]:The debate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s a beneficial attempt, this kind of teaching mode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focuses on training students to actively learn and independent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the problems to fit. The debate around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opics, to fully mobilize and reflect the main spirit of students, promote students to highlight the personality the subject ability, the focus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teaching" to "theory", the re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people as a target value orientati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classroom teaching has changed the debate "teachers teaching to students with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eachers took the students into the teaching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change from education, passive listener as active participants. Classroom debate teaching helps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to realize the higher education overall The educational idea of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13JSJG196) 南京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因素与实效性研究”(2013Y064) 南京农业大学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教改课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SZJJ201306)
【分类号】:G642.4
【正文快照】: 辩论式教学由来已久,尤其是在哲学问题讲解中。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已经将这种方法引入到“学园”教学中,师生之间可以互相辩论,通过辩论,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哲学家的思想,更好地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被称为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的亚里士多德就是在柏拉图学园的辩论式教学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唐士梅;辩论式法学教学方法初探[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浦艳秋;;辩论式教学法中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J];黑河学刊;2011年05期
2 陈晶;;小学生课堂问题意识欠缺原因及培养策略的初探[J];华章;2012年03期
3 韩玉刚;曹贤忠;;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经济法教学模式探讨[J];经济师;2012年06期
4 王旭;张弘强;张国忠;王瑜;;高职院校辩论式教学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7期
5 郅庭瑾;张建;;我国中小学思维教学研究:进展、缺失与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6 李圣恩;;辩论在英语课堂中的实施[J];价值工程;2011年10期
7 尹晓闻;;对改进法学教学方法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8年14期
8 武志;;论参与式的民法教学方法[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8期
9 李湛荣;;“三十六计”与英语课堂辩论赛——“心理”和“教法”上的准备[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1期
10 李晓梅;;基于批判性阅读的专业英语阅读教学实验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芳;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式实践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秋丽;基于探究性学习环境的初中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永;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七年:一位亲历者的自我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小瑞;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互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雍丽群;论批判性思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立风;高校素质教育浅析[D];聊城大学;2007年
6 邢琴琴;新课程背景下反思性教学问题探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7 戴玲;高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匡文婷;当前我国大学生课外培训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霍银荣;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建勇;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苏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莫负春;关于法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法学教育观念转变的思考[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彦蓉;张明星;;浅析大学校园辩论赛的意义及发展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5期
2 田野;;试论大专辩论赛的价值及作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杜敏;;倦怠的舌战——辩论赛,昔日思辨激情已化作夕阳一缕[J];教育;2009年08期
4 钱亦蕉;李清川;;当辩论成秀——十年大学生电视辩论赛反思[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3年Z1期
5 高文仲;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综述[J];学会;2003年11期
6 ;加强交流 增进情谊——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在台举办[J];学会;2005年11期
7 刘砺;王启;;论大学生辩论赛的兴起、作用与创新发展[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杨金拔;;同台激扬文字 同文书写青春——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10周年综述[J];学会;2012年01期
9 丁辉;;一场辩论赛的余音[J];民主与科学;2013年05期
10 李占乐;;课堂教学引入辩论赛的探索及思考[J];现代交际;2011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朱力南;省领导会见两岸大学生辩论赛来宾[N];福建日报;2007年
2 本报通讯员 刘典梓;辩论赛何以成为教育亮点[N];光明日报;2004年
3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电视辩论赛,离真正的辩论有多远?[N];文汇报;2013年
4 王磊;大学生辩论赛聚焦“街谈巷议”[N];文汇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磊;大学生和辩论赛都需更现实[N];文汇报;2008年
6 王慧 陈晓春;第二届江苏省大专辩论赛开赛[N];新华日报;2004年
7 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从素质教育看辩论赛[N];光明日报;2003年
8 郭瑞轩;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把辩论赛办好办精彩[N];中国税务报;2014年
9 记者 喻兰 实习生 司小娟 武金亮;我州大中学生辩论赛举行[N];昌吉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李咏梅;许昌第七届三国文化旅游周大学生电视辩论赛举行[N];许昌日报;2013年
,本文编号:1422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22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