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中的顶峰体验课程探索
本文关键词:工程训练中的顶峰体验课程探索 出处:《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工程训练 顶峰体验课 基于项目学习 学科交叉
【摘要】:从分析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本科生的顶峰体验课程入手,设计了清华大学本科生工程训练顶峰体验课程。采用项目导引的教学方法和多学科交叉的复杂教学项目,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说明:在工程训练中引入顶峰体验课程是可行的,并且能够实现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Abstract]: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peak experience course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The peak experience course of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training of Tsinghua University was designed. The project-guided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complex teaching project of multi-subject intersection were adopted. Practice shows that it is feasible to introduce peak experience course into engineering training, and it can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mode from teacher-centered to student-centered. It is beneficial to cultivate the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基金】:清华大学实验室创新基金项目(15001)
【分类号】:G642.3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美国本科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一种新型课程——顶峰体验课(capstone experiencecourse),培养学生整合知识、连接社会、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这种类型的课程得到了欧美等国高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在高等教育改革中产生了重大影响[1-4]。顶峰体验不仅作为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捷;王铁流;;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顶峰体验课程及启示[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年01期
2 郑锦荣;;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发展及其借鉴[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1期
3 潘金林;龚放;;教学方法改革: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新动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4 刘少雪;从博耶(Boyer)委员会的“3年后报告”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5期
5 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高峰体验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11期
6 安丽绍;韩建华;;美国研究型大学高峰体验课程对我国大学本科实践课程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04期
7 江捷;冯士维;;美国顶峰体验课程对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年03期
8 苏日娜;范剑波;于华;;“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国情国力;2010年12期
9 董盈盈;文新华;;“高峰体验”课程: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的新探索[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3期
10 游茂林;;论顶峰体验:基于6名珠峰火炬手口语报告的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斌;代素环;;高校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2 刘诚;;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的特点及其启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成国涛;徐水;阳泽平;;研究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改革研究[J];蚕学通讯;2011年03期
4 黄云志;;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性教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年S2期
5 江捷;王铁流;;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顶峰体验课程及启示[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年01期
6 宋鸿雁;;发达国家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趋势研究[J];法学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7 张红霞;;美国一流大学本科课程纵向结构特点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10年05期
8 孙优萍;吕宏芬;;试论独立学院研究性学习的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06期
9 刘彬让;;研究型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11期
10 刘彬让;李论;;试论研究型农业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姜宝成;王洪杰;黄怡珉;谭羽飞;谈和平;;基于一级学科知识体系的实验教学新模式[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2 徐光华;邵军华;李方圆;;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会计类专业SRT教学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雪飞;美国研究型大学竞争力发展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秀玉;教育实习:理论研究与对英国实践的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蔡亮;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的服务型英语学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涛;研究型大学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黄涛;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鄢红春;大学文科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昕;拔尖创新人才本科阶段的培养模式探索[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蒋文丹;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一个新视角:心流理论[D];清华大学;2010年
6 张莉;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林维维;当代大学生职业体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平祥;研究型农业大学农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9 董盈盈;关于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U,
本文编号:1423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23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