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素养能力结构的调整

发布时间:2018-01-16 10:09

  本文关键词:论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素养能力结构的调整 出处:《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化媒体 大学生 网络素养


【摘要】:基于Web2.0思想和技术的社会化媒体促进了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化媒体的传播特点,使网络传播环境呈现更加多元和更加复杂的局面。大学生作为使用社会化媒体最广泛、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在享受社会化媒体带来便捷的同时极易受其负面影响,因此,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刻不容缓。明确网络素养的目标指向,适时调整网络素养中的能力结构,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媒介根本属性的认知能力,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理性批判的解读能力,提高大学生运用网络媒介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是当前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强化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Abstract]:The social media based on Web2.0 thought and technology has promoted the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ety. So that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presents a more diverse and more complex situation.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most widely used social media, one of the most active groups. While enjoying the convenience of social media, it is easy to be affected negatively.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improve the network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he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ability to the basic attributes of the network media, improve the ability of reading the rational criticism of the network media,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o use the network media to realize their own development. It is the basic work to strengthen the network literac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current social media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武汉工程大学;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生成研究”(项目编号:13BKS08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2;G206-4
【正文快照】: 以微博、微信等“微革命”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已成为当前互联网最流行的应用,并正以持续、迅猛的发展态势向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已成为促发社会深刻变革的新型媒体。纵览全球,2010年被视为社会化媒体发展极具标志性意义的一年。Facebook在世界品牌500强排名中首次超过微软,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丁和根;后现代与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2 杨云峰;;论高校网络素养培育[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3 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蔡骐;;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维度[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5 贝静红;;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玉荣;互联网的悖论:信息无限与知识有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程建家;;农村老龄贫困群体社会心理“扶贫”探析——基于优化人口心理素质的反贫困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周娇南;;媒介素养教育行动之策略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4 刘莉;;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道德困惑成因及对策[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5 秦方顺;网络发展中的精神变迁[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齐玉龙;;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现状及构建[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7 孙慕天;文明的理论和对现代文明的反思[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8 曾翔;;媒体素养的理论内涵、核心观念及其跨学科性[J];北方论丛;2010年04期

9 田科瑞;网络时代的民主[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黎德化;人类环境困境的哲学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宽容的内涵及教育意蕴[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夏炎;;西方传媒对奥运的不实报道与中国的对策——从奥运圣火传递谈起[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江;侯敏;;语言文字舆情论略[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瑾;;全球化下的市场和世界市场拜物教[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5 王十禾;;网络空间的聚集与散焦[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6 励雯;杨超;;从人际传播角度谈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A];图书馆与人文精神——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雷润玲;;夏夜无风忆清凉[A];图书馆与人文精神——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仕平;;虚拟技术负荷公共性何以可能?——虚拟技术应用背景下公共性实现的分析[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9 梁花侠;费小梅;;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A];和谐社会中的图书馆建设与发展——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六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昃昱;;从“红包之辩”看信息发布技巧[A];第一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艳东;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D];武汉大学;2010年

6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春阁;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思童;从受众探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范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丹;“人肉搜索”的伦理学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3 唐芳;新媒介环境下的政府公共传播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吴晶;清末地方自治运动中的《大公报》舆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霍永丰;影视传媒教育中的审美幻象解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华;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舆论引导中的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苏虹;科技异化问题及其意义的重新审视[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倩;大学生英文报刊使用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9 祝燕;媒体健康传播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龚婧;影响女性领导干部成长的因素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莹 ,项国雄;传者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J];传媒观察;2005年08期

2 谢静;陈俊美;;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的动员与组织——以复旦大学“媒介素养行动小组”为例[J];当代传播;2008年01期

3 陈力丹;;关于媒介素养与新闻教育的网上对话[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周宪;后现代性是一种现代性[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彭兰;;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7 张玲;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现代传播;2004年04期

8 巫汉祥;后现代叙事话语[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9 倪虹;大众传播媒介的权力[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01期

10 大卫·帕金翰,宋小卫;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光;黄玉荣;;社会化媒体对教育的影响[J];科技视界;2012年04期

2 刘蔚;胡昌龙;;关于中国当前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研究[J];前沿;2012年08期

3 林旭耀;;社会化媒体的信息特性及其对文化产业的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刘立刚;段豪杰;;共享传播:社会化媒体的权力与权利重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刘婧一;;美国大学应用社会化媒体的现状及效果评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25期

6 常宁;;浅析社会化媒体上个体的内在和外在表现的差异[J];新闻世界;2014年03期

7 王兆军;季冬玲;;论社会化媒体及其用户的自我消费[J];才智;2011年34期

8 邹立清;;论社会化媒体发展趋势下的营销变革[J];科学经济社会;2012年01期

9 彭兰;;记者微博:专业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的碰撞[J];江淮论坛;2012年02期

10 苏永华;;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岚;;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新媒体内容传播[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3年学术年会、五届五次理事会暨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广电篇)[C];2013年

2 吕天鹤;;论社会化媒体对科层制的冲击——以微博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3 李艳丽;;社会化媒体在体育产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4 华迎;王永贵;李兵;;社会化媒体中用户创造内容(UGC)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刘涛;杨有庆;;社会化媒体与都市空间的社会化表征[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论文集[C];2012年

6 信莉丽;庄严;;美联社微博新闻本土化研究[A];2014中国传播论坛:“国际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海波 编译;社会化媒体:危机公关的利器[N];中国民航报;2011年

2 杨吉;社会化媒体对企业意味着什么[N];上海证券报;2013年

3 杨吉;社会化媒体对企业意味着什么[N];中华读书报;2013年

4 杨吉 法学博士 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秘书长;社会化媒体企业意味着什么[N];中国图书商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周婷;社会化媒体掀起营销浪潮[N];中国证券报;2010年

6 祝华新;社会化媒体:社会管理新挑战[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李延生;借力社会化媒体[N];中国企业报;2011年

8 记者 李思;社会化媒体“遍地开花”[N];上海金融报;2011年

9 任沁沁 胡雅婷;梦想成真,社会化媒体正在融入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10 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王兴全;“数字化野火”:风险与治理[N];文汇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宇翔;社会化媒体中用户生成内容的动因与激励设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瞿旭晟;互联网平台上的知识生产[D];复旦大学;2010年

3 阴红志;社会化媒体中若干时空相关的推荐问题研究[D];北京大学;2014年

4 李春山;面向社会化媒体内容的若干聚类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杨铭;社会化媒体的环境扫描与情报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孙韬;社会化媒体中提升用户参与度的关键因素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7 周仁杰;社会化媒体内容关注度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华;社会化媒体的植入式广告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游恒振;社会化媒体的演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许海涛;社会化媒体对我国实体政治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宋笛;社会化媒体的信息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朱红燕;试论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之道[D];苏州大学;2013年

6 郭磊;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中小企业营销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高灵溪;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许璇;移动社会化媒体使用对用户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刘运来;社会化媒体对青少年后台行为影响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陈瑞霖;社会化媒体环境中记者的社会角色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32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32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9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