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视域下的高等工程教育范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范式 建构主义 学习科学 出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从学习理论入手,分析传统学徒制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性所在,探究工程学习的机制和规律,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高等工程教育的适用性,并以此理论为指引,对如何改进高等工程教育范式提出若干建议。
[Abstract]:China's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huge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not high quality, effect is poor.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study of theory,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apprenticeship in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in place, inquiry mechanism and rules of engineering learning,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is suitable for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as a guide,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paradigm.
【作者单位】: 浙江科技学院电气学院;
【分类号】:G642.0;TB-4
【正文快照】: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但是,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和效果不尽如人意,据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每年公布的《国际竞争力报告》,2002年以来,我国工程师的合格率在参评的49个国家中一直居于最后一名[1]。相对于我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亚玲;;重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思考——基于工程及高等工程教育本质的视角[J];大学(学术版);2010年04期
2 陈金江;许晓东;;2007年全国工程教育改革研讨会纪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朱高峰;;论工程的综合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4 邓波;;朝向工程事实本身——再论工程的划界、本质与特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金贵;;浅析石油开采企业安全培训问题[J];安全;2009年07期
2 李珂;;因特网辅助外语写作测评[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柳瑞明;;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初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王涛鹏;;《美术作品欣赏》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白洁;;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6期
6 孙传宁;赵芝玉;刘玉兰;;超循环视野下运动员训练认知结构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7 胡瑾;杨蔚;;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发展的思考[J];才智;2009年13期
8 欧阳丽;;适应“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管理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2009年02期
9 韩艳;;基于共同体的英语阅读课堂模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申仁洪;;全纳教育的支持系统及其生态化走向[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胡昌送;;突出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娜仁;汤汇道;刘志迎;;情境认知理论在产业经济学实验软件开发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皎雯;;美国高中生来华夏令营汉语项目教学模式管窥——基于芝加哥高中生暑期汉语项目的个案研究[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4 陈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音乐情景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坤;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概念模型、测评方法和教育干预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海明;个人学习环境的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慕海;面向动态情境的信息推荐方法及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健;高中英语情境化语法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治;研究型课程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p,
本文编号:1456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56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