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制度性同形理论在高校学生组织分析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1-23 03:54

  本文关键词: 制度性同形 组织场域 高校 学生组织 出处:《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在介绍制度性同形理论的基础和逻辑起点、组织场域中的制度性同形、制度性同形变迁的三种机制的基础上,尝试以制度性同形理论对高校学生组织进行分析,揭示了存在于高度制度化环境中的高校学生组织同样存在着制度性同形现象,并借此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合法性与资源,同时高校学生组织还具有组织场域的交叉性和同形变迁的复合性等特征。
[Abstract]:In this paper with the theory basis and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system, the organization in the field of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three kinds of mechanism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on the same form, try to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theory of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 analysis, reveals the present in the environment of high in the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s there are also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to obtain the legitimacy of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ite, also has the organization field cross domain and with the shape change and the university student organiz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市委统战部;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中新制度理论研究兴起,共同构成了新制度主义。某种意义上说新制度主义的出现,起到了重新整合社会科学的作用。当新制度主义进入组织研究领域,也必然成就一个新的理论流派。1977年,约翰·W·迈耶发表了关于组织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的两篇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杜驰;沈红;;教育场域中的制度同形与组织绩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2 汤晓蒙;;高等教育趋同现象探析:新制度学派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付雪凌;石伟平;;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趋同现象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7期

2 严苏凤;余习德;;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影响力转向透视[J];教育与职业;2012年2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袁真富;驰名商标异化的制度逻辑[D];上海大学;2010年

2 张玉刚;发展职业型高等教育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3 朱艳;制度视角下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婷;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建新;走向多元——英国高校分类与定位的发展历程[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2 胡劲松;初论德国的非国立高等教育——对其历史发展、类型结构、政策法规及其现存问题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3 叶赋桂;罗燕;;高等学校教师地位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6期

4 曹正汉;无形的观念如何塑造有形的组织对组织社会学新制度学派的一个回顾[J];社会;2005年03期

5 史朝;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理论述评(上)[J];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04期

6 王晓阳;东京大学——日本第一学府[J];知识就是力量;2000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莉萍;;试论高校学生信用档案建设[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董袁;;高校学生干部素质能力培养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8期

3 吴晓华;;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诱因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4 张丽娟;曾润喜;王国华;;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1年06期

5 刘蕊;;浅析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6 刘芝;郝军;;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7期

7 张沂红;庞德英;潘颖;郭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现状研究与优化思考[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8 李康;;论行政法介入下高校如何改进学生管理制度[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5期

9 徐亚杰;李冬香;;浅析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价值意义[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10 沈丽娟;吴江武;;提升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质量的几点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青;许林亚;;高校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与思考[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范洁;;试析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观[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3 王东莉;马建青;;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组织建设的思考与实践[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张杉杉;郑日昌;;高校学生择业效能感现状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柯红岩;;学生党总支成立与建设初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苏静;;从高校学生健商测试看存在的问题[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陈国敏;;远程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对策研究[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黄菲菲;梁英艳;蒋侃;;基于KM的高校学生学习行为分析[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梁艳智;;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探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10 陈丽萍;胡永峰;黄萍;苏光荣;;武汉某高校学生肺结核病调查分析(摘要)[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鸿(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管理科学学院);搞好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N];广西日报;2005年

2 记者 张茧;高校学生申请转学有规定[N];湖南日报;2005年

3 陈芳 王骏勇;校园“传销毒瘤”何时根除[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徐晓颖;为驻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平台[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5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郝羽;十所高校学生联合举办经济论坛[N];湖北日报;2009年

6 ;广大高校学生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9年

7 ;高校学生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N];新疆日报(汉);2009年

8 刘菲;高校学生“试水”忙[N];珠海特区报;2009年

9 记者 杨帆 郭小伟 实习生 杨洲;我市60所高校学生开办医保[N];重庆日报;2009年

10 本报实习生 吴蕊;高校学生为企业公益作业打分[N];中国质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何宏耀;高等院校与学生纠纷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爱中华;心理类型理论在中国高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敏;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江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分析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游敏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崔智涛;大学生生涯发展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炎清;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活动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国平;论高校学生受教育权及其保障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宝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岩;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知行转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春霞;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韩立东;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就业模式及营销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6 李小红;新世纪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春光;权力与权利之间[D];清华大学;2005年

8 杨振菊;新时期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9 郁刚;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赵迪;发展性心理咨询[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56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56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2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