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公共性视域下的现代大学治理

发布时间:2018-01-24 00:27

  本文关键词: 公共性 大学管理公共性 高等教育基本公共服务 出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代大学提供公共教育、传承公共知识,已经从私人场所转变成为一个公共机构。大学行政部门公共性弱化,科层管理异化为行政力量的过于强势,其本质是大学管理公共性的缺失。大学管理公共性的缺失可以引起大学公共性基于现实问题和公共性的要求,我国现代大学治理的核心是要提升大学管理公共性。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公共利益、民主管理、多方参与的治理理念指导下,从政府管理和大学内部治理两个层面提供更好的高等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政府提供高等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模式包括培育专业教育中介机构、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发挥数据和信息服务作用、进行教育问责等;大学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则要从校长职业顶层设计起步,加强"校长"岗位的制度设计,包括明确任职要求、公开遴选程序、规范职责、制定任期和薪酬体系、形成制衡机制、设立校长卸任机制等。
[Abstract]:Modern universities provide public education and transmit public knowledge, which has changed from a private place to a public institution. Its essence is the lack of publicity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which can cause the university publicity based on practical problems and requirements of publicity. The core of modern university governance in China is to enhance the publicity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Specifically, it 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ublic interest, democratic management, multi-participation governance concept. To provide better basic public service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two aspects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and university internal governance. The mode of government providing basic public service of higher education includes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termediary. Improve the basic standards of national education,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education accountability; To provide better basic public service, universities should start from the top-level design of the president's career, strengthen the system design of the "president" post, including clear job requirements, open selection procedures, and standardize the responsibilities. Make term of office and salary system, form check and balance mechanism, set up president to step down the mechanism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公共与市场,如何抉择?——关于本科课程体系的反思”(10XNE024)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现代大学提供公共教育、传承公共知识,已经从私人场所转变成为一个公共机构。公共性是现代大学的本质属性,体现为大学治理中的利益共享、民主管理和多方参与。然而,功能的演进、规模的扩大使得实践中的大学成为一个越来越依赖科层管理的现代组织,科层化管理依靠分工、岗位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凤英;毛祖桓;;美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功能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钟秉林;周海涛;;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选聘机制及其启示——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管理比较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刘亚荣;;我国高校学术自主权变迁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4 徐明稚;;对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07期

5 马君;潘海生;;基于美国国家技能标准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健生;孙珂;;高校行政化的资源依赖病理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侯广庆;臧鸿;;浅析现阶段吉林省高等教育的投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3 许杰;;彰显、复归学术权力: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根基[J];高教探索;2011年01期

4 刘亚荣;;筹资多元化框架下的普通高校应对策略解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王娟;贺兴时;;基于承受压力最小化的高校学费定价模型[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6 王荣辉;;公共产品理论与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浅议[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7 赵凤娟;张毅君;;论建立学术权力主导的现代大学制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2期

8 马陆亭;;由体系和制度入手完善创新人才培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徐文;孔凡敏;;高等教育投资中的政府责任缺失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10年04期

10 尹来武;张大庆;;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孔凡敏;;当前高等教育投资中的政府责任缺失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徐文;孔凡敏;;新时期高等教育投资中的政府责任缺失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孙士海;宋华明;;美国大学自治的制度保障探析及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赵成;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齐泽旭;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彭红玉;政府激励与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胡伶;公共治理范式下的地方教育行政职能转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晓春;信任视野下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明;我国独立学院的现状与前景展望[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腾达;关于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决策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培东;我国成人教育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之思[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丽芬;“三角协调模式”下的高校债务危机化解途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邢静;基于计量模型的吉林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6 杨卿;我国第三部门参与大学治理的现状、问题与策略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7 王雅霏;比较视域下的大学社会评价模式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王显梅;私人基金会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扬;公民社会视角下的现代学校制度[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婧;中美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发展之比较[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冰;教育中介组织: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J];高教探索;2002年03期

2 吴坚;高校管理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3 贾群生;中介机构: 新的观点[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4 邓晓春;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5 王正青;;部分OECD国家高校财务危机与治理[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23期

6 唐安国,阎光才;关于高校与政府间中介机构的理论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06期

7 毕宪顺;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综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02期

8 金东海;发达国家教育中介组织及其借鉴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9 ;整合学术行政力量 有效发挥合力作用——大学管理架构、运行机制改革与调整课题研究报告(一)[J];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11期

10 吴国荣;;构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并重的高校管理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1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全林;;依法治校——大学治理的基本保障[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张应强;;多学科视野中的大学治理研究——评《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组织架构》[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赵成,陈通;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4 林国治;蒋洪池;;新加坡大学治理改革述评[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张文修;;大学的知识特性与一流大学治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6 胡凌玲;;大学治理问题研究综述[J];企业家天地;2007年01期

7 杨纳名;赵金保;;大学矛盾分析及大学治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2期

8 李志平;;中外大学治理结构的比较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9 牛风蕊;;大学治理: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赵成;;大学治理的含义及理论渊源[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泽意;;大学治理的逻辑与性格[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周光礼;朱家德;;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国际比较与策略选择[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张冉;;大学“章程”辨析:基于大学治理的分析[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4 莫于川;黄鑫;;大学章程的非典型分析——兼谈大学章程在大学治理中的角色定位[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5 郭卉;;论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李福华;;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肖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大学治理的核心范畴——以平衡论为视角[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8 秦惠民;;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中的权力制衡与协调——对我国大学权力现象的解析[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9 杨克瑞;;从利益合谋到权力监督: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变革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敬波;;论我国公立高校管理体制的重构[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香;张维迎:大学治理需要用制度来实现[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曹林;舆论过度关注有害大学治理[N];东方早报;2007年

3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研究员 魏进平;变大学管理为大学治理[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 郭卉;美国大学治理理论的演进对建设和谐校园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郑州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张亚伟 教授;从中加高等教育比较看大学的治理[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王晓辉;法国新总统筹划大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周作宇;激发学术思考,,留下反思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曲振涛;关于大学教育体系的思考(上篇)[N];光明日报;2006年

9 冰启;北大是否应该赶走“蹭听生”?[N];东方早报;2007年

10 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刘爱军;解放思想开启科学发展新阶段[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昕;高等教育变革视角下的大学治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卉;权利诉求与大学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余承海;美国州立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索丰;韩国大学治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圣祺;治理理论视域下我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任增元;制度理论视野中的大学行政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郭平;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贺永平;公办大学董事会治理制度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敖翔;章程视角下大学治理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刘启兵;我国公立大学治理权力博弈[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3 郭智;大学治理视野下学术的开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4 王茜;大学治理视域下的大学章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贾少峰;西方经典大学理念及其对我国大学治理的启示[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6 宾祖昌;基于现代大学治理的校友资源开发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7 马淑丽;我国大学治理的泛行政化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8 胡凌玲;我国大学科研融资结构及其效率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9 姚叶;基于公共治理的中国大学章程的制定[D];湘潭大学;2007年

10 王璐;多伦多大学治理委员会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58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458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1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