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科技园与大学学科建设互动关系解析——基于斯坦福大学建设科技园的经验

发布时间:2018-03-11 16:28

  本文选题:斯坦福大学 切入点:大学科技园 出处:《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斯坦福科技园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科技园建立起了大学与企业、产业界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大学通过科技园推动了学科建设,实现了成果转化、产业化,整合提升了学科队伍,培养了人才;而企业、产业界则通过科技园获得了科技成果、优秀人才以及基础服务。这对于我国当前大学科技园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
[Abstract]: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Stanford Science Park lies in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enterprises and industries through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ntegration has enhanced the team of disciplines and trained talents; while enterprises and industries have obtain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utstanding talents and basic services through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This is a great deal of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in China. Practical solutions are provided.
【作者单位】: 渭南师范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
【基金】:2011年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军民融合技术产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11BY87)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亲国;;大学科技园与大学学科建设[J];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英杰;在创新与传统之间——斯坦福大学的发展道路[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勾瑞波,陈三奇;浅析大学科技园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关系——从大学科技园及其相关概念谈起[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年05期

2 高萍;;大学科技园建设与传媒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中国传媒大学科技园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3 梅萌;大学科技园的创新职能与孵化体系[J];求是;2002年08期

4 刘焕彬,杨晓西;大学科技园在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英文)[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12期

5 陈建敏,李子和,夏亮辉;世界大学科技园建设模式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01年01期

6 郑双怡,邹德文;大学科技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罗英姿 ,唐新孝;大学科技园园区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年12期

8 小黑;大学科技园:给高校一个什么样的创业平台?[J];广东科技;2004年01期

9 谢辉;;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动我国大学科技园持续健康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Z1期

10 ;综合信息[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岩;;地方建立大学科技园的思路[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孙雷;;发挥高等院校创新源作用推动沈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3 王海丰;;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机制构建[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科普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翠玲;;美国高校管理探析及其启示[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何源;;论民办高校的战略定位[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刘本盛;;努力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A];中国创造学会第十一届国际研讨会暨三届五次理事会论文集[C];2008年

7 卢山;罗长坤;;校企科技合作模式研究进展概述[A];2011第三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郭磊 朱霞欢 于建民 本报记者 刘远;“人才库”:收获智慧项目集聚[N];南京日报;2009年

2 驻常熟首席记者 商中尧;常熟启动大学科技园[N];苏州日报;2009年

3 宋学春 乔丕亮;青岛高新区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4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 牛维麟;特色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之路[N];光明日报;2009年

5 娄山 沈雪琴;大学科技园蚌埠基地建设公共服务平台[N];蚌埠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高坡 李仲勋 本报通讯员 归岳钦;五个月的“宝宝”为何就能跑[N];新华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刘锋;转换视角 创新模式[N];科技日报;2010年

8 记者 李稹;首个艺术创意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落户杭州[N];杭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郭萍 通讯员 崔玉祥;哈理工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独辟蹊径[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2008年度国家大学科技园专家评审会结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东;大学知识创新体系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2 马鸿;美国研究型大学从事军事技术研究的历史考察(1945-1970)[D];复旦大学;2009年

3 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运平;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彭绪梅;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桂月;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黄亲国;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赵日刚;加强大学社会服务功能过程中政府职能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荣;斯坦福大学产学研创新的成功与启示[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2 解颖;大学科技园的三元建构探析[D];东北大学;2008年

3 张露蓓;我国大学科技园管理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刘霞萍;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大学科技园[D];山西大学;2010年

5 黄庆国;我国大学科技园制度创新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尹金荣;大学科技园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张笑岩;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林月丹;基于组织文化认知的我国大学科技园制度创新的探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曾建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宿学良;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98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98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3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