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生师互动: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发布时间:2018-03-17 03:21

  本文选题:生师互动 切入点:本科教育质量 出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本质就是促进个体发展的积极的生师互动。利用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开发的"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NSSE-China)测量工具,对"985"院校和国内Z大学的"生师互动水平"(SFI)进行分析,并与美国研究型大学(RU/H)进行比较,用客观的数据直观地呈现了我国高校生师互动的现状及与美国同类高校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生师互动水平与学生成长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师互动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增进生师互动需要教师切实树立"教学相长"理念,需要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注重课堂内外的结合。
[Abstract]:As a kind of social activity,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is the active interaction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promot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udent teacher interaction level" of "985" college and Z university in China, and compares it with that of the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y "RUR / H". Using objective data, this paper presents directl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our country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t and similar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 student-centered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practice, it is necessary for teachers to set up the concep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mutually" and to enhanc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classroom and outside.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重庆大学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重庆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2011)” 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课题子课题
【分类号】:G64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蒋华林;李华;吴芳;王平;;学习性投入调查:本科教育质量保障的新视角[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黄忠晶;社会问题刍议[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刘佰合,蒋保;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社会整合的弱化[J];安徽史学;2000年03期

6 雷冬文;近代士绅在民众起义中的角色扮演——以广东天地会起义为例[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7 韩传信;;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提升途径的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聂小明;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杨凤仙;;关于校本教研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唐克;杨汇泉;;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反思[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尚保华;孙锴;;论检察机关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依法妥善处理[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3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4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汪思锋;;试析雅斯贝尔斯的师生生存交往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学教育普及和发展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陈伟;;从牧师到教师:英国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变革——以十九世纪的牛津大学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田自安;政治因素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青梅;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红梅;菏泽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从业状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吴欢;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学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彭淑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修丽娟;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海迪·罗斯;罗燕;岑逾豪;;清华大学和美国大学在学习过程指标上的比较:一种高等教育质量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晓明;王娟娟;蒋研川;;基于大学生合作学习视角下本科教育质量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01期

2 陈宇;陈冬松;;新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评价——吉林化工学院2009年学情调查报告[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吴宏元;金凤;;学习性投入视角下的教学质量测评与诊断——NSSE-China工具在院校研究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9期

4 毕家驹;;国际化—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3年04期

5 蒋华林;李华;吴芳;王平;;学习性投入调查:本科教育质量保障的新视角[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年04期

6 姚则会;;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路径设计[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4期

7 吴素梅;宋彩萍;;关于高校学生学习性投入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上海W大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1期

8 胡萍;;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学科和专业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2期

9 冯光明;;基于ISO9000族标准的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5期

10 黄成亮;王悦芳;;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保障本科教学质量[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向兵;梁敬芝;;本科教育质量与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小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本科教育质量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勤;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谢彦红;新升格本科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唐巍华;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靳海卿;NSSE在高校生师互动中的运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22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22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5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