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登斯“现代性”思想对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本文选题:吉登斯 切入点:现代性 出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摘要】:英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对社会道德建设与学校道德教育具有深刻而独到的价值意蕴。作为一种统摄人的生活方式及社会组织形式,现代性对学校组织形式的良性构建,以及现代社会境遇下个体民主、自由、理性等价值观的生成,发挥着制度变革与价值培塑的积极作用。其基本的价值意蕴在于:学校道德教育应在目的观上凸显个体道德生成的价值内涵;在实践运行中注重"脱域"环境下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建构、注重个体的道德内化、注重民主对话及学生的道德反思、注重学生积极乐观道德理想的引导。
[Abstract]:The thought of modernity of contemporary famous sociologist Giddens in England has profound and unique value meaning to social moral construction and school moral education.As a way of lif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modernity constructs the form of school organization, and the values of individual democracy, freedom and rationality in modern society.Play a positive role in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value cultivation.Its basic value implication lies in: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hould highlight the value connotation of individual moral generation in the view of purpose,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rust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detaching" in practice,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nalization of individual morality.Pay attention to democratic dialogue and moral reflection of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the guidance of students'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moral ideal.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DEA110205) 曲阜师范大学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G6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卫东;;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责任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伍柳氏;;民主化模式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路径选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袁祖社;“全球公民社会”的生成及文化意义——兼论“世界公民人格”与全球“公共价值”意识的内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朱观明;从陶行知的师生观看新时期的师生关系[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沈立;中国佛教《华严经》的终生学习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6 张翼星;;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7 张建江;启发式教育之我见[J];昌吉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阳金萍;浅析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育主权及其维护[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武术杰,王宏军;全球化的两个维度:风险社会与开放社会[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10 唐卫红;中西方传统情感道德教育的比较[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庄友刚;;从风险社会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与历史界限[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沈湘平;;略论风险与和谐[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小平;;论食品风险报道的价值悖谬[A];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胡位钧;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沟通[D];复旦大学;2003年
7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范元玲;当代中国中小学音乐教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于凤银;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丹;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沿革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5 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禹旭才;学校德育中诚信品质培养探询[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同山;初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香兰;论网络社会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董召吉;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江东;感知规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朝阳;;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余树苹;“现代性与传统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举行[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王舒;;蔡元培大学理念的现代性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马宁;;大学生现代人格现状分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付秀荣;张岩;;现代性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16期
6 熊伟;;迈向现代性的大学生法治教育[J];江苏高教;2009年05期
7 毛晋平;;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异化现象及其现代性的反思[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02期
8 朱哲;吴四海;;从现代性论现代大学精神[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年05期
9 张新亚;;“多中心”视野中的现代大学治理[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卢勃;;高等教育现代化与传统问题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汉大学高教所副所长 邓和平;现代大学的现代性[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香港教育学院署理校长 陆鸿基;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N];光明日报;2006年
3 张汝伦;大学何为[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罗志田 历史学教授;说而不思则罔[N];南方周末;2010年
5 张汝伦;大学之道和现代大学教育的缺失[N];文汇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范歆竹 马述;一位伤心母亲来信 莘莘学子猛省感恩[N];黑龙江日报;2005年
7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张治武 杨宏斌;湖北经济学院初现“鲶鱼效应”[N];湖北日报;2007年
8 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国际化:审视与回应[N];安徽日报;2008年
9 杜志明 张仲国;坚持以人为本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N];光明日报;2005年
10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杨剑龙;透视上海高校博士论文选题[N];社会科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秦秋田;大学的现代性审视与合法性构划[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杨桃莲;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D];复旦大学;2009年
3 张素玲;女大学生与中国现代教育——1900-1930年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莹;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后现代视角透析[D];福州大学;2006年
2 井彩霞;民俗学视野透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D];兰州大学;2007年
3 张秀坤;传统与现代性的消长——论中国近代留学生的现代性特质[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路;以博客为载体的“自我”表现和重塑[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江琴;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兰志金;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重视培育现代性平民人格[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永军;现代大学人文精神失落的信仰救治[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军;浅析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问题[D];苏州大学;2007年
9 刘小倩;论后现代管理观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邵晓红;大学生生命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13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1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