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中世纪大学学科等级秩序探析

发布时间:2018-04-18 03:04

  本文选题:学科 + 等级秩序 ; 参考:《现代大学教育》2012年03期


【摘要】:中世纪大学的学科等级秩序有着深层的认识论根源。中世纪大学选择了教会,从而选择了柏拉图主义传统的基督教认识论。基督教认识论有助于实现中世纪大学的"统一性"要求;这种"统一性"是神的原则(或理念)下的"统一性",它使各个学科在神学统领下联结为一个整体,并使中世纪大学体现出求真和求善的精神气质。
[Abstract]:The discipline hierarchy of medieval universities has deep epistemological roots.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 chose the church and thus the Platonism tradition of Christian epistemology.Christian epistemology contributes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unity" requirements of medieval universities; this "unity" is the "unity" of God's principles (or ideas), which unifies the disciplines under theological control.And make 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 reflect the spirit of seeking truth and good.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64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庞青山,薛天祥;大学学科结构的演进及其特点[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2 陈燮君;;学科结构理论史纲[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年01期

3 宋文红;欧州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文化背景[J];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05期

4 杨天平;潘奇;;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色[J];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文红;欧洲中世纪大学:历史描述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俊香;光的启示——谈“能被理解的存在是语言”[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方刚;名称来源问题的哲学意蕴——论柏拉图《克拉底鲁篇》对名称来源问题的探讨及其哲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3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肖德生;;胡塞尔对主客观时间关系的确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刘彦顺;妙玉新论——对妙玉的精神分析解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石红星;论作为人性提升两大支撑的法律与道德[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王康;;宗教对话探源:以基督教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吴威德;;古希腊悲剧中女性复仇母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9 王晨曦;;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反思当前中国大学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10 马荣;;探究圣经与欧美文学的关系——分析奥古斯丁的《忏悔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腾;;西欧中世纪大学教师的角色及启示[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比较孔子的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及其在当代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孙烨;;“天”与“神”——从宗教的根源比较中国与古希腊文明[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张大为;;“诗意人类学”:中国古典诗学与解构主义的精神会通[A];中国新诗一百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巧利;;《拉刻斯篇》中苏格拉底对于“勇敢”的德性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王保星;;外国学校管理史话(四)——西欧中世纪的学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易红郡;;十九世纪影响英国中等教育政策的三大报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陈伟;;从牧师到教师:英国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变革——以十九世纪的牛津大学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周谊;;外国教育史研究与当代中国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10 刘友古;;罪与原罪:在《罗马书》中的一种诠释学意义之分析[A];“经典的翻译与诠释”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晓佳;帝国秩序的重建[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日元;公元4至9世纪拜占廷帝国基督教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冯亚;普鲁塔克政治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康英;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及其《基督教会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雷国雄;不确定性、创新不足与经济演化[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金建萍;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金明;高等农业院校学科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恬;中国体育道德失范的发展过程、成因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魏宏娜;从拯救到被拯救——白银时代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黎益君;企业理念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罗茜;黑暗中的希望之光[D];湘潭大学;2010年

8 黄晓辉;“美国公众的良心”[D];湘潭大学;2010年

9 周志明;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德福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波;天国的世俗关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光华;中世纪大学的起源、类型、特点及其演变[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赵瑶丹;浅谈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独立性[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冯向东;论并校中的融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4 周川;致力于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发展——读《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5 徐兵;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科学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6 侯耀先;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独立自主性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04期

7 贺国庆;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断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3期

8 潘懋元,陈兴德;高等教育理论呼唤高等教育史研究[J];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9 孙益;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10 曾仲;试论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特点[J];汕头大学学报;1997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德林;西欧中世纪后期的知识传播[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光华;中世纪大学的起源、类型、特点及其演变[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贺国庆;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曾仲;试论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特点[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年S1期

4 王建华;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5 苏扬;中世纪大学中的辩论对我们的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王建华;;试论学科制度与大学制度的相关性[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姜文闵;欧洲大学的兴起及其特点[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8 王伟廉;中国教育改革决策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4期

9 付朝兵;张卫良;;浅析中国早期书院与西欧中世纪大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7期

10 朱新涛;;现代大学对中世纪大学的继承与反叛[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立武;;近年西方中世纪大学研究概述[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2 马立武;;近年西方中世纪大学研究概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迈克·贝梯;陈果;;学校教育的核心:论道德的形成和大学的教育[A];“宗教、道德与大学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瞿振元;;入世条件下的招生就业制度改革[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5 王宏;;浅谈高校档案展览工作[A];北京高校档案学术论文汇编[C];2006年

6 徐洁;;从高等教育价值观看教育社会属性之争——兼论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与产业性[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7 王天平;;高校专业拓宽的原则探讨[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高天虹;刘伟;;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4年优秀论文参评论文集[C];2004年

9 唐佐明;;试论高校招生的选择性[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10 曾云莺;王东红;;转型期大学生家庭诚信教育低效的传统文化归因——一个教育者的角度[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乐乐(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中世纪大学兴衰的现代价值[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2 胡乐乐(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中世纪大学兴衰的现代价值[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3 胡乐乐(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中世纪大学兴衰的现代价值[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4 胡乐乐(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中世纪大学兴衰的现代价值[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5 胡乐乐(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中世纪大学兴衰的现代价值[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6 胡乐乐(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中世纪大学兴衰的现代价值[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7 胡乐乐(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中世纪大学兴衰的现代价值[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8 胡乐乐(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中世纪大学兴衰的现代价值[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9 胡乐乐(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中世纪大学兴衰的现代价值[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10 胡乐乐(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中世纪大学兴衰的现代价值[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冯典;大学模式变迁研究:知识生产的视角[D];厦门大学;2009年

2 邓磊;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杨少琳;法国学位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彭勃;高等教育资源的生态化配置与培植[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6 陈莉;中国大学生组织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高晓清;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曹赛先;高等学校分类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燕;中世纪时期巴黎大学的自治[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洪志;西方高等教育哲学的历史演变[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石广盛;试论中世纪西欧大学的起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凯;高等教育领域权力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潘奇;西方大学特色的形成及其嬗变[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静静;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变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孟勤;多元治理视角下的我国研究型大学现代管理创新体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石卫叶;大学职能的演变与管理创新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李杲;中美大学教师聘用制度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晓霞;国外著名大学大学精神的研究及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66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66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f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