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3G时代手机媒体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8 03:30

  本文选题:3G + 手机媒体 ; 参考:《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2009年1月,我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正式获得了3G牌照,从此我国步入了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3G时代。3G作为第三代通信技术具有高速数据传输的特点,克服了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数据传输速度慢和带宽窄的技术瓶颈,促进了移动通信网络与传统互联网的进一步融合,推动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媒体的迅速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后,党和政府开始重视高校辅导员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进入3G时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断拓宽和多样化,致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思想变得更加多元,高校的育人环境和辅导员的工作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取得成绩的同时,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新问题、新情况。3G时代手机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是新技术、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高等学校成为了信息化发展和新媒体应用的前沿,辅导员可以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模式受到冲击、工作难度不断增加、素质能力亟待提高,辅导员的素质能力和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3G时代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使其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开创3G时代辅导员工作新局面,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即使有一些相近的研究,也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对3G时代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很难起到有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本论文就是要在深入分析研究3G时代手机媒体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影响的基础上,对3G时代如何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为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本论文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多学科整合研究等方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3G与手机媒体概述。论述了3G和3G网络的概念、3G时代手机媒体的概念和特点;以河北省四所普通高校的辅导员和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3G时代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的手机媒体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根据调查结果论述了3G时代手机媒体和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关系;为论文后续部分提供必要的研究依据。第二部分是3G时代手机媒体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影响。结合第一部分的调研结果和笔者作为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情况,研究总结出3G时代手机媒体给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是有助于高校辅导员拓展工作时空、更新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方法。挑战是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辅导员的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工作模式受到冲击。并深入分析了带来挑战的原因,一是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辅导员自身素质能力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三是辅导员工作理念、方法滞后于新技术的发展。第三部分提出了3G时代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对策。这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文的落脚点。在深入研究3G时代手机媒体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研究原则,对3G时代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首先,应进一步提高3G时代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程度。一是高校要提高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程度;二是要加大辅导员工作的经费投入;三是要加大辅导员工作的科研力度;四是要加大辅导员工作的保障力度。其次,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素质能力的培养。一是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要提高自身的网络信息素质;三是要加速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四是要不断拓展自身综合素质。最后,要以新工作理念利用手机媒体创新工作方法。要以“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为理念,充分利用校园手机报、手机微博、手机IM、手机SNS开展对大学生的各项教育、管理、引导和服务等工作。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殷桂明;;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和要求[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方学军;;3G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党亚男;;校园手机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11期

5 潘敏;陈中润;于朝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11期

6 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06期

7 林路生;孙铭薇;黄祖辉;;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7期

8 吴朝阳;贾伟杰;;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机短信载体[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年03期

9 陈金华;;辅导员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年11期

10 王麒;;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应用与发展[J];价值工程;2012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伟;3G手机上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笑笑;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3 杨思燕;网络时代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何贵亮;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郭仙梅;网络文化下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李玉朝;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双重影响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卫;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陈剑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亮;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颜颜;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66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66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f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