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核心理念:意义、内涵与建构

发布时间:2018-05-02 14:26

  本文选题:大学理念 + 大学核心理念 ; 参考:《教育研究》2012年11期


【摘要】:中国大学发展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明确的核心理念。建构大学核心理念有利于大学提高办学理性认识,改善大学同质化现象,适应社会整合诉求,保障大学基业长青和思想独立。大学核心理念体现了大学活动的基础性法则与深层信念,每所大学都应形成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理解,把握核心文化、核心价值、核心目标、大学使命与共同愿景等五个维度,创建各具特色的大学核心理念。
[Abstract]:The main probl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is the lack of clear core ideas. Constructing the core idea of university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r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running a university, to improve the phenomenon of university homogeneity, to adapt to the demands of social integration, and to ensure the everlasting youth and ideological independence of the university. Each university should form its own unique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 grasp the five dimensions of core culture, core value, core goal, university mission and common vision. To create a unique core concept of the university.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院校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创新”(课题批准号:AGA080340)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成智;大学理念的演变与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2 徐辉,季诚钧;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3 刘宝存;大学的创新与保守——哈佛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路[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4 刘振天;大学社会批判精神的源泉及当代境遇[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5 王冀生;文化是大学之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6 施晓光;;大学:三种意义上的释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7 许毓成;试析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后体育院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王志刚,王昌民;办学思想在高校形成办学特色中的关键作用——高校办学特色系列研究之三[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迟晶;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理想与现实——浅议北京大学人事制度改革[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杨黎明;十九世纪英国“新大学运动”对中国大学改革的启示[J];沧桑;2005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关仲和;马丁;;浅论现代大学理念中的“和而不同”[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李世雁;;现代生态学的后现代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郭兰;傅安洲;霍绍周;;做人·明事·养性——中国传统文化中保持身心和谐的智慧和思想[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张安富;合并型多校区大学融合过程中的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曹赛先;高等学校分类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马廷奇;大学组织的变革与制度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姚金菊;转型期的大学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2 王勇;大学参与企业培训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建新;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激励思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皮凤英;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趋势研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竞红;会通中西 传承创新——三、四十年代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和实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6 何旭明;科学与人文[D];中南大学;2003年

7 曾德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刘慧婷;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在当代的统一与融合[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9 刘贵占;论当代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反思[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10 吕思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形成的教育政策基础及环境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03期

2 解飞厚;高等学校定位问题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3 刘献君;;论高校战略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学东;黄秋爽;;解析大学办学理念[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2 李文君;;新时期的大学理念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1年19期

3 章蕾;;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及构成要素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6期

4 李杨;韦帮得;;西部民族高等教育大学理念建设探析[J];大众科技;2011年06期

5 眭依凡;;大学理念建构及其现实问题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6期

6 李汉荣;;大学理念与人才培养——以中山大学的实践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3期

7 崔莉;;《大学的理想》解析[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8 方泽强;肖玮萍;;大学理念的分类、生成及运行[J];江苏高教;2011年05期

9 王卓君;;现代大学理念的反思与大学使命[J];学术界;2011年07期

10 张忠华;;论影响我国大学教学模式变革的因素及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洁;;我国大学理念管理的必要性以及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连建伟;沈又纲;;我国大学教育理念与我校教学改革[A];2007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关仲和;马丁;;浅论现代大学理念中的“和而不同”[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福华;;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高谦民;;南京师范大学前五十年的办学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7 高明生;;现代中西方高等教育理念比较研究[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8 黎军;李文健;;百年大学的世纪之交——教会大学兼及新世纪大学的一个比较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9 胡显章;袁本涛;;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战略规划的重要环节[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10 白玮;;“鲁艺”与中国大学精神塑造[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纪霖;大学理念何妨多元[N];解放日报;2003年

2 陈学飞;重新审视大学理念[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高秀昌;冯友兰的大学理念[N];学习时报;2009年

4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柯文进;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理念[N];光明日报;2004年

5 章兢 彭兰;大学理念与大学教学[N];光明日报;2005年

6 李继兵;高等教育价值观与大学理念的演变[N];光明日报;2005年

7 张茧;探讨“大学理念与精神”[N];湖南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杨桂青;中国大学需要什么样的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大学到底该扮演什么角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孙立平 胡平张旭东 周鹊虹;高等教育的精神困境[N];海峡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进;大学理念的知识审视与社会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高晓清;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冰红;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秦秋田;大学的现代性审视与合法性构划[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6 徐广宇;论现代大学的文化使命[D];南开大学;2009年

7 黄英杰;古典书院的终结及其对现代中国大学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2年

8 朱浩;非线性视野中我国大学和谐管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曲波;创新型大学建设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琪;19世纪上半叶英美大学理念之争[D];湖南大学;2010年

2 徐丹;德国大学理念发展研究:1810-1933[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沙晓娅;德中大学理念[D];同济大学;2005年

4 张e

本文编号:1834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34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0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