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教育:后世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本文选题:后世博 + 大学生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3期
【摘要】: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深刻演绎了城市文明图景,明确回答了城市究竟何以可能以及在何等意义上让生活更美好这一重大的时代性课题,表达了城市时代全球公众建设和谐城市的共同愿景,彰显了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和发展理念。如何将上海世博会所演绎的城市文明积极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是后世博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
[Abstract]:The Shanghai World Expo, with the theme of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has profoundly interpreted the urban civilization picture and clearly answered the great issue of the times when the city is possible and in what sense it is possible to make life better. It expresses the common vision of the global public to build a harmonious city in the urban era, and demonstrates the survival wisdom and development concept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How to transform the urban civilization of Shanghai World Expo into an effective resource for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new task faced b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ost-World Expo era.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部;
【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1年度科研创新项目重点课题(编号:11ZS139)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1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杨菁;人力资本与制度变迁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5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10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九华;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篱,迈进大我本体[D];湘潭大学;2004年
3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4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雨辰;;制度批判、技术批判、消费批判与生态政治哲学——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信媛;;“工农兵大学生就是行”[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74年03期
2 洪盈;;我省高校工作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1982年03期
3 李莉;;选择恋爱期也属道德修养范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4 苏颂兴;吴端;;大学生的厌学情绪与思想教育制度的改革[J];当代青年研究;1983年06期
5 舒德平;;大学生理想教育断想[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85年04期
6 任兴 ,黄英;略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J];江西社会科学;1986年05期
7 王向明;;遵守法律是大学生应尽的义务[J];中国高等教育;1986年08期
8 ;北方工业大学举办首届大学生科学节[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9 杨德广;;关于对大学生加强实践教育环节的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87年04期
10 张传燧;;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熊慧素;李宏翰;;恋爱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宋昕璐;陈友庆;;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陈佳琪;;大学生离传统文化有多远?[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王平;陶新华;;团体咨询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讨[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周光凡;;大学生戏剧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2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8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9 耿建扩邋傅春秘;秦皇岛“大学生低保”何以闲置[N];光明日报;2007年
10 王勇;留住大学生“村官”好处多[N];海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程葵;长沙地区大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吕鹏;重庆市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王绍强;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7 李明哲;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宗桂;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王琦;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34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34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