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视角下我国大学生涯管理教育
本文选题:生涯管理 + 本土化 ; 参考:《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6期
【摘要】:移植西方生涯理论提升中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引发了许多新问题。只有在文化自觉视角下,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智慧,借鉴西方先进生涯管理理念,确立本土化生涯管理概念,建立融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于一体的大学生涯管理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开展大学生涯管理,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Abstract]:Transplanting western career theory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ability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has caused many new problems. O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to absorb the wisdom of lif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draw lessons from western advanced career management concepts,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localization of career management, and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basic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carry out college career management by integrating family and school education into an educational system of college career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关系实证研究”(CBA090124)
【分类号】:G647.3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孝同;榕城与榕树文化[J];中国城市林业;2005年03期
2 刘静;马震龙;;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卢兵;论道教哲学对其养生修炼理论体系的建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李晓鲁;民间蓝印花布的美学特色及现代蓝印花布设计理念分析[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5 汪志强;朱熹治国思想发微[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梅良勇;李源;;嵇康的人格境界观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7 杨芳,顾晓静,成乔明;高校潜性教育纵横谈[J];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02期
8 闫守轩;林苑;;先秦道家老子自然主义教学思想的现代诠释[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杨小红,宋超英;由孔子观人谈行为规律[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沈毅;人缘取向:中庸之道的人际实践——对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模式的再探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秦德颇;郭旭阳;;古均州“静乐宫”名考辨[A];汉水文化研究——汉水文化暨武当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慧;生命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秋菊;诚信建设中的政府[D];苏州大学;2006年
3 曹亚丽;动画影像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卜登科;李可染山水画“墨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刘艳芬;佛教与六朝诗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超;中国传统建筑生态思想及其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D];江南大学;2004年
2 吴娅林;禅宗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D];东南大学;2004年
3 李术红;中国古代原创性教育思想的形成及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左志高;城市绿地景观的人文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费小兵;死刑存与废的反思[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宋联洪;中国传统法哲学内在逻辑的演进[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李明;现实与理想:比翼或分飞[D];安徽大学;2006年
8 孙永建;《庄子音义》异文初探[D];安徽大学;2006年
9 李烽;析《菜根潭》的美学意味[D];中南大学;2007年
10 王春光;对中国画题款艺术发展过程的探究[D];延边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巧平;;专业发展学校本土化应关注学生[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章潇;孙秀玲;;社会服务:近代中国基督教大学的本土化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7期
3 刘丽群;段发明;;试析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运作机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杨珍;;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本土化探索——近代南开大学“土货化”的系列改革[J];教育与考试;2011年04期
5 郭胜;张鹏飞;;无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刍议[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王广文;;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发展探析[J];艺术教育;2011年08期
7 程武;;从行业出发,兼谈生涯辅导与就业指导的本土化体系构建[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5期
8 俞炜华;陈志平;;两岸合作培养创新型经济学人才的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1期
9 王育飞;唐军栋;姚妍妍;;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本土化问题的探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4期
10 陈yN鸿;;我国MBA教育发展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曙;卫汉华;朱锦标;;中国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余如英;;大学生学校社区感现状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赖海;学以致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黄少安;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的路[N];光明日报;2007年
3 记者 朱振岳邋汪瑞林 通讯员 干伯聪;台州学院培养人才趋向本土化[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MPA落地还需本土化[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5 周邓燕;案例教学发展趋向本土化[N];中国企业报;2003年
6 万鸿涛;MBA教育:本土化历程有多远?[N];深圳商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姜澎邋实习生 余倩倩;职业测评别轻信 专业辅导不可缺[N];文汇报;2008年
8 曾才豪;标致雪铁龙与同济合作培养本土化人才[N];中国工业报;2008年
9 记者 厉秀昀;世界针灸教育发展势头好[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项 焱 李庆明;诊所式法律教育的起源和本土化[N];人民法院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景龙;齐鲁大学的本土化与世俗化历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婷;从拿来主义到兼容并包[D];中南大学;2009年
3 李霞;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基督教大学本土化[D];广州大学;2007年
4 单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5 高永红;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3年
6 张燕;早期东吴大学的办学理念及其实践(1901—1927)[D];苏州大学;2007年
7 刘敏;师范转综合后的西南大学教师教育目标定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孙传春;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欧洲高等教育政策调整[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刘慧玲;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开放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黄泽义;关于高校德育辩证法的探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46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46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