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新情境下的挑战与启示
本文选题:博士生教育 + 质量评价 ; 参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年02期
【摘要】:以国内外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调查为文本,首先对博士生教育变化的背景进行反思;其次,从博士生教育变化最显著的特点即多样化博士生教育项目的视角,分析了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从评价方法、内容和利益相关者三方面阐释了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的新思考。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discussion and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doctoral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first reflects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hanges in doctoral education, and second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versified doctoral education projects, the most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s in doctoral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evaluation of doctoral education quality, and finally, explains the new thinking on the evaluation of doctoral education quality from three aspects: evaluation method, content and stakeholder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国际化与结构化趋势”(课题编号:CAD0949)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沈文钦;;博士培养质量评价:概念、方法与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2 陈洪捷;;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博士质量的危机[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3 张存群;沈文钦;;美国博士点质量评估方法的历史演变[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4 潘懋元;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东芳;;西方学者对博士生指导问题的研究路径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2 沈华;;博士培养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3 陈洪捷;;北大高等教育研究:学科发展与范式变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4 刘莹莹;潘娟;杨焱;;对大众化高等教育中三个主体的定位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5 张敏;;浅谈我国大学治理的未来走向——基于公共治理的视角[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3期
6 俞国锋;以市场力约束和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牟延林;刘仲全;;从教学水平评估到教育质量认证——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评估的转型[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金利娟;;和谐社会下的教育投资与产业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03期
9 吴楠;;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与对策[J];大家;2011年17期
10 陈兴德;;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想引领者[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莹莹;潘娟;杨焱;;对大众化高等教育中三个主体的定位思考[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继平;从冲突走向和谐: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金凌志;理工科博士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罗敏;基于资源配置的研究生招生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董秀华;市场准入与高校专业认证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卢波;当代“大学城”规划建设问题及其战略调整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9 陈翠荣;反思与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洪彩真;高等教育服务质量与学生满意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晁娜;我国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3 韩莉;我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胡梦琼;我国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明;我国农科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张霞;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赵娟娟;我国高校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李晓凌;我国学位授权制度的现状及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仁全;湖南西部高校成人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项伟央;高校跨学科组织中的教师聘任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连法,刘渊,匡亚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系统[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2 薛兴华,王运泉;中国30个省会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与分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余仙菊;彭如宽;卢凤娟;;教育测量理论在高校课程考试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年08期
4 李焱;;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质量指标体系属性区间识别综合评价模型[J];鸡西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杨成雄;张勇慧;;多索茶碱冻干粉针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魏争光;;面向公众的政府门户网站的资源组织及其质量评价[J];理论月刊;2008年07期
7 肖化移;姚海娟;;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理论探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年05期
8 王升;代雪曦;;留学生教育顾客感知服务质量评价理论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08期
9 伍西萍;;排球训练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柴文佳;王立会;;城市化质量文献综述[J];现代交际;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晓;陈国恩;;2000例DR影像质量分析[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宝平;欧阳五庆;吴旭锦;;硝酸益康唑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毕葳;雷海民;何远景;龚卫红;王志斌;;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质量评价[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中药炮制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谈卫东;管锡良;;工业用传感器的质量评定与应用[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2006年论文集[C];2006年
5 李治江;谢云;张宏伟;;彩色遥感影像的色调质量评价[A];第十三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翟亮;唐新明;张过;祝小勇;吴晓良;;遥感影像压缩质量评价的研究及应用[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四次理事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温悦;毕小婷;孟德胜;;二氢青蒿素脂质体的制备[A];2008年成渝药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温悦;毕小婷;;二氢青蒿素脂质体的制备[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9 孙翠英;;烟叶从业人员培训质量评价探讨[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10 李向辉;欧阳五庆;杨雪峰;;替米考星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吴超;降解塑料的质量评价至关重要[N];中国包装报;2005年
2 严澍;重视旅游环境质量评价[N];中国旅游报;2005年
3 县报道组 许金芳 县教委 任世国;长兴出台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办法[N];浙江日报;2001年
4 童鼓;质量评价实现高智能化[N];科技日报;2007年
5 全国农技中心土壤肥料质量监测处;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N];农民日报;2006年
6 汤晓峰;鼓励优化利用外资质量[N];南通日报;2007年
7 河北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北京公司 张建永 张建军 李军芳;浅谈顾客满意度的测量与提高顾客满意度[N];建筑时报;2005年
8 童鼓;剑南春质量评价采用高智能化系统[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9 叶华新;满不满意当场打分 服务好坏群众监督[N];中国工商报;2003年
10 史同生;片剂成品的质量评价[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岳堂;非营利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及其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刘长喜;利益相关者、社会契约与企业社会责任[D];复旦大学;2005年
3 李宝平;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实施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韩平;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吕竺笙;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博弈与协调[D];复旦大学;2005年
6 蔡昌;契约观视角的税收筹划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7 王丹;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8 韩平;企业信用营销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孟菲;食品安全的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及其规制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10 蓝英;废旧家电管理中的消费者参与及回收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琴;肉桂规范化种植(GAP)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冯良清;基于敏捷制造的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3 王晶晶;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汤辉;江南丘陵地区高速公路景观恢复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5 刘树雷;七年制临床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6 石芸;东北地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卫东;金刚藤分散片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严力群;金莲花质量评价及茎叶开发利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9 文乐意;“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及优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青扩;基于软件过程改进的MIS软件质量评价与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47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47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