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及模式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自主创新能力 + 培养模式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4期
【摘要】: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任。文章以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为切入点,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试点,针对当前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和障碍因素,对创建高效的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和模式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案。
[Abstract]: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the core of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basic way to realize the goal of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is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Higher education shoulders the important task of 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takes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college student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as a pilot, aiming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obstacles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makes some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strategies and models of build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which provides a practical reference scheme for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
【基金】:2011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及模式实证研究”(编号:HB11JY007)
【分类号】:G6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时国;;浅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重视潜人才培养[J];党史文苑;2010年02期
2 王莹;;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何楠;;解构:一条创新思维之路[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8年01期
3 林维业;刘汉民;;论侦查创新[J];公安研究;2009年04期
4 夏金虹;刘峥;胡春燕;;论非化学专业大学生化学创新能力的评价[J];高教论坛;2010年04期
5 黄彩燕;;创造性思维方式及其在我国哲学发展的意义[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李力群;杨梅;谢莹;;在发酵工程课程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7 尹春光;刘顺湖;朱九滨;;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分析及探索[J];济宁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张先梅;罗双燕;;大学生视角下创造力培养的方法探析[J];考试周刊;2012年08期
9 李广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及培养途径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6期
10 胡文元;;新课标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晓芒;;从法律制度建设看逻辑的求真作用和求善作用[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振韩;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与家具风格演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罗玉云;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对科技创新思维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谢礼首;德鲁克创新哲学思想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耀健;论新时期领导创新思维及其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凤莉;论大学生创新及其本质特征[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敏嘉;试论科学发现中的直觉思维[D];吉林大学;2009年
6 张巍琴;重庆市医学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7 何楠;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德里达解构思维方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新生;创新活动中主体能动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9 刘宗林;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宋鸿雁;;高等学校学生活动的创造性人才培养价值及其管理[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3期
2 王海东;孙凌云;;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北方经贸;2006年12期
3 姚丽娜;知识经济与大学生创新能力[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年02期
4 姚超,马江权,盛梅,冷一欣;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金琴;大学生创新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初探[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8期
6 李越,孙枕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7 迟岩,解源,洪磊;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丽荣;中美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裕贵;秦长平;孙站成;许炎生;;农业大学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证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的发展实践为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年03期
2 刘春朝;潘桂香;;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宁波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田丹;;增强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职业教育先行[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彭说龙;苏骏锋;;办学模式与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0年06期
5 曹先珍;雷鸣凤;张永林;;浅析教育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08期
6 王立莉;张爱国;孙宜山;;综合性大学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昌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郭晓虹;;江西省利用外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机制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田丹;;增强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职业教育先行[J];石油教育;2006年02期
9 江飞君;;海岛地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2期
10 李彬彬;李琴;王丽文;;创新型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昭;隋雪;任延涛;;国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郑韶;范飞龙;;我国区域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评价——基于各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3 梅洪常;邓雪芬;;FDI与自主创新:基于重庆地区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国家统计局:提出衡量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4大指标[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5 陶纪明;;完善创新环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徐统仁;张永清;;自主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支撑和战略基点[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7 王钦;;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基本理论、实践选择与案例研究[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久全;高捷;;中国体育用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A];首届中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论坛暨水泥总工联谊会成立大会文集[C];2008年
10 黄俊;白硕;杨柏;李学诗;;企业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互动关系研究——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为例[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菁;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谢苗枫 岳宗;强化科技支撑 建设创新型企业[N];广州日报;2009年
3 中国贸促会驻日本代表处;自主创新是日本企业竞争力的保证[N];中国贸易报;2005年
4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邵奇惠;自主创新 中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然选择[N];中国汽车报;2005年
5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国杰;走出几个误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N];光明日报;2005年
6 记者 金振蓉 齐芳;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N];光明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顾赞良;自主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N];河北日报;2005年
8 淮南师范学院教授 杭t ;自主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支点[N];淮南日报;2005年
9 子清;自主创新电气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经之路[N];机电商报;2005年
10 本报评论员;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雅兰;原始性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吴玲;中国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金涛;利率、股价和汇率关联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杨丽丽;国际化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5 王革平;中国金融市场最优均衡理论与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4年
6 蒋东仁;论产业集群及其成长中的政府行为[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7 杨薇;转型经济下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赫凤杰;公司资本结构战略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闫森;东盟五国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崔渭;中国金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关系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秀萍;内蒙古自治区自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D];天津大学;2005年
2 朱津鹏;新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内涵及其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余静;FDI对浙江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盛丹;跨国公司在华策略性联盟对我国自主创新的溢出效应分析[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5 姜义平;湖州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6 付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聚类评价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赵小迪;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创新意识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王凯;自主创新模式对地区经济差异影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9 陶敏;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10 熊红轶;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69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69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