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从特殊照顾到趋同管理:高校来华留学生事务管理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5-14 17:21

  本文选题:留学生 + 特殊照顾 ; 参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摘要】: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事业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特殊化"管理模式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曾经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发展,特殊化管理模式的弊端不断显露,已经无法适应多元化背景下的来华留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高校也根据时代特点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做出改变与调整。对特殊化模式的回顾与分析,对于新的跨文化趋同管理模式的建立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more than 60 years' development, the "special" management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pecial times has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of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a.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malpractice of the specialized management mode has been exposed constantly, and it has been unable to adapt to the foreign students' affairs management work in the diversified backgrou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lso combined advanced management concept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Make constant changes and adjustments. Th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specialization model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cross-cultural convergence management model.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G648.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恒昌;论比较优势与我国高教服务出口的潜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于述胜;;教育交流视野中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研究——兼评《中外教育交流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3 陈昌贵;;1978-2006:我国出国留学政策的演变与未来走向[J];高教探索;2007年05期

4 余子侠;郑刚;;建国初湖北高校学习前苏联教育经验的回顾与反思[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杨爱英;;中英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9期

6 卜海艳;论医学专业留学生的汉语教学[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郑刚;兰军;;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界聘请苏联专家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影响[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郑向荣;制约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因素探析[J];教育导刊;2005年02期

9 覃美琼;;中外合作办学的前景与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11期

10 施海龙;;双语(英语)教学模式在医学留学生培养中的应用及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孙广勇;社会变迁中的中国近代教育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宗先鸿;卢梭与中国近现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晴;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兰军;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展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霞;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教育交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玮;中国教会大学科学教育研究(1901-1936)[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波;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到全纳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耿金龙;留美学生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D];河北大学;2006年

3 汪楚雄;“新教育运动”述论(1912-1927)[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林;夏丐尊语文教育思想新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治兵;中外合作培养本科人才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6 张书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韦玫;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慧玲;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开放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潘睿;当代欧洲华文教育探析(1970—2006)[D];暨南大学;2007年

10 田春玲;陈鹤琴南京鼓楼幼稚园个案研究及其当代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卉雯;;赴日留学生活初体验[J];黄金时代(学生族);2010年04期

2 丁丁;;在荷留学生应学会接受心直口快的交流方式[J];侨园;2011年06期

3 王鹏;;日本为亚洲留学生“量身打造”研究生院吸引人才[J];国际人才交流;2011年08期

4 德克;;留学生讲述中国大学与德国大学的不同[J];侨园;2011年06期

5 闵海波;;留学,还是那么热[J];大江周刊(焦点);2011年08期

6 梅珊;朱一凡;;留学生市场的快速增长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要求[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9期

7 陈洪;;一位泰国留学生的“给力”生活[J];重庆与世界;2011年10期

8 刘艳红;孙振球;柴银侠;;长沙市留学生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满意度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年07期

9 郭鑫;和欣;彭富强;;中国学生留学低龄化问题的教育反思[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赵萱;;基于DMIS模式的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培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凌学岭;;中国留学服务贸易现状、结构分析和政策建议[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连芳;莫书荣;谢露;何惠;韦红巧;林耀旺;;留学生生理学全英文教学实践和体会[A];中南地区第六届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王有洪;杨希;李兰枝;;高校留学生安全问题对策研究[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4 陈霜;杨艳萍;;专业型院校入系留学生预科教学形态分析[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5 庄佳骝;;容闳和中国近代留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6 黄利群;;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7 张琦;;试析留日学人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8 孙石月;;张之洞对我国早期留学教育的贡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郎群秀;;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10 孟旭;;张之洞留学教育思想述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昊;2008年在京留学生将达8万[N];北京日报;2005年

2 ;创造更好的条件让留学生回来[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记者 戚海燕;3万在京留学生带来9亿收入[N];北京日报;2001年

4 王霄飞;美国闹起“留学生荒”[N];中国妇女报;2004年

5 主持人 刘茜;留学生灵活学汉语[N];光明日报;2002年

6 戚海燕;北京吸纳2.9万留学生[N];北京日报;2004年

7 孙明河;应呵护也应创环境[N];科技日报;2003年

8 蒋惠清;各国留学生打工政策[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郑娜;机会永远在前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10 见习记者 夏晶莹邋记者 叶小静 翁卿仑 通讯员 梁洁华;温医新增八国留学生[N];温州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秀坤;传统与现代性的消长——论中国近代留学生的现代性特质[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毕晋锋;近代留学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群体[D];山西大学;2005年

3 李伟华;近代中国的游学与海归(1900-1937)[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4 屈轶;留学制度的演变与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许凤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留苏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娟;西非在华留学生学习风格适应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王丽华;现代留苏教育及其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戴亚男;新世纪以来美国留学政策的变化及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甄艳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政策的演变及对策思考[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樊春光;留学政策与留学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88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88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1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