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地方高校融合创业教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18-05-15 05:09

  本文选题:创业教育 + 工程教育 ; 参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摘要】:对创业教育结合专业教育运行机制的探索是当前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点之一。文章通过分析指出,地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需要有明确的服务区域定位和培养层次定位,融入创业教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校在与社会经济变革的互动过程中衍生出的颇具特色的一种模式,可以成为提升地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战略,并以温州大学的改革为案例做了经验分享。
[Abstract]:The exploration of the running mechanism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hotspots in the reform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tal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s to have a clear orientation of service area and training level. The training mode of engineering talents, which is integrated into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 characteristic model derived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s, and can become a new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reform of Wenzhou University as a case to share the experience.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温州大学教务处;
【基金】:2008年度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序号:5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研究(12YJC880085) 温州文化研究工程第六批社科规划课题“创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研究——以温州为例”(Wyk110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2.0;TB-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2 马涛;何仁龙;;高等工程教育:迎接学科交叉融合的挑战——从工业界诉求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策略[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2期

3 张炳生;;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嘉;李楠;柴毅;孙跃;胡青;;对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3期

2 赵海峰;;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研究——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9期

3 王东红;刘东;郑小林;何德忠;方祯云;;中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潘海生;王世斌;余建星;;新时期中国工程教育体系及其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5 张民;;基于社会服务产出类型的工科大学分类法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6 陈文彬;吴援明;;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年12期

7 周晓辉;何汉武;;地方工科院校“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实施机制改革与实践[J];高教探索;2011年03期

8 童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特色专业建设探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9 郭文莉;;转型与建构:行业背景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10 兰虎;曲艺敏;;高校焊工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焊机;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缠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与思考[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敏;;普通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袁本芳;高等学校绩效工资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白逸仙;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崔军;回归工程实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纪颖;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毛诗焙;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三双”培养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3 王赫;我国高等工程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白逸仙;社会需求导向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继红;教学型大学工科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杰;工程创新初探[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毕忠宜;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刘贺鸟;卡尔·康普顿与麻省理工学院的转型[D];河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马陆亭;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结构设计[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2 罗福午;关于工程师的素质培养(续)[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3 姜嘉乐;张海英;;中国工程教育问题探源——朱高峰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4 李正,李菊琪;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分析[J];高教探索;2005年02期

5 路甬祥;再谈现代工程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01期

6 张炳生,刘雪东;机械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张有声;关于我国工程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8 何晋秋 ,方惠坚 ,柏杰 ,薛澜 ,苏竣;对我国高等院校设置合理布局的几点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1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高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战略意义——在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2 朱高峰;;中国的工程教育——成绩、问题和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3 ;国际工程教育撷英(第8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4 朱高峰;;工程教育中的几个理念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5 张维;王孙禺;;对工程教育改革的几点想法[J];教学研究;1999年01期

6 王正洪;陈志刚;;论工程教育对工程现实的回应[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9期

7 ;Leah Jamieson:工程教育的未来[J];中国教育网络;2008年11期

8 康妮;沈岩;刘惠琴;;美英德日四国工程教育鉴定的实践及对我们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S1期

9 曾永卫;黄俊伟;;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6期

10 朱高峰;;论我国工程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研究;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晓;覃永晖;;工程教育的“博弈”:提高地方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唐波;樊玮虹;李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李克嫇;陈朝光;;五十年侜湾工程教育之进展[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机械类专业认证分委员会秘书处正式成立[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九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赵建国;韩学山;;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关问题的认识[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6 陈清泉;;工程哲学与工程教育[A];第十二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曹彤;许倩;和丽;;高等工程教育之培养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郑晓东;刘向东;刘旭;毛小兰;闻春敖;;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光学工程研究生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钟义信;;工程师心中的“工程研究”——介绍世界工程师大会《宣言》[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10 iJ永斌;;二十一世纪工程教育的新形势[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玉兰 朱振国;工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实践能力[N];光明日报;2009年

2 唐景莉;工程教育要构建质量监控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涂善东;倡导全面工程教育[N];文汇报;2007年

4 记者  张莞昀 通讯员  屈彩云;要努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大学工程教育[N];新清华;2006年

5 戴丽昕;给工程教育一片蓝天净土[N];上海科技报;2007年

6 赵凤华;大学工程教育与大学发展研讨会召开[N];科技日报;2007年

7 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朱玉尊;广大将启动工程教育CDIO改革[N];广东科技报;2010年

8 记者 刘京青;澳-中工程教育科研联合体成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9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涂善东;解读全面工程教育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王庆环;大学工程教育须重视国际交流[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晓强;工程教育再造的机理与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王昕红;专业主义视野下的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白逸仙;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孔寒冰;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余晓;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发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忠宜;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李艺芸;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伦理维度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胡珏;工程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工程训练平台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李莉;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实践问题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傅静;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周庚渊;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鉴定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李文;基于质量的工程专业国际互认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覃凌云;欧美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及认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李丽英;论工程伦理教育[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小明;新型“工程与公共政策”硕士学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91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91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d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