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行动学习研究”:价值与路径
本文选题:大学生 + 学习方式 ; 参考:《高教探索》2014年06期
【摘要】:学习方式是学习者为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而持有的价值观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学习方式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质量。然而,已有的研究存在"研究领域狭窄"、"实证研究主导"和"理论与实践分离"等弊端,难以满足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需求。本世纪以来,行动学习研究逐步获得了研究和优化大学生学习方式的方法论适切性,其深入开展既有利于建构"机体主义"专业发展理念,又有助于塑造"自主变革"的专业发展方式,还能为网络化专业发展生态的形成提供助益。确立"机体主义"研究理念,创生多主体协作型研究方式,建构学习方式的扎根理论构成未来大学生学习方式研究的基本路径。
[Abstract]:Learning style is the general term of the values and corresponding behaviors that learners hold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ir learning tasks and achieve their learning goals. Whether the learning style is appropriate or no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learning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the existing studies have some disadvantages, such as "narrow research field", "empirical research leading" and "sepa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which can hardly meet the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style reform.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the research on action learning has gradually acquired the methodological relevance of studying and optimizing the learning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in-depth development is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rganism doctrin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ncept. It also helps to shape the "independent chang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 but also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formation of network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cology. Establishing the research idea of "organism doctrine", creating multi-subject cooperative research mode, and constructing the theory of taking root in learning style constitute the basic path of the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黄冈师范学院湖北省重点学科教育学(一级学科)学科建设及黄冈师范学院博士专项基金项目“职前教师学习方式变革的行动学习研究”(项目编号2013031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甲睿;黄甫全;;证据型教学决策在美国:兴起、内涵、策略及其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2 安颖;;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学理性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7期
3 刘智运;;必须重视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教学研究;2010年01期
4 王普霞;;大学生学习方式差异研究及其对成绩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5 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1期
6 郭建鹏;杨凌燕;史秋衡;;大学生课堂体验对学习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多水平分析的结果[J];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7 潘懋元;《学习风格与大学生自主学习》书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杨甲睿;张洁;;对话式教学的内涵、特点及模式[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03期
9 贺来;辩证法与过程哲学的对话——科布教授访谈录[J];哲学动态;2005年09期
10 王治河;樊美筠;;过程哲学与时代的急难——第8届国际怀特海大会综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永利;胡锡健;于丽亚;;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大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因素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虞跨海;;课堂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J];成功(教育);2012年02期
3 徐水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控制研究[J];成人教育;2008年07期
4 陈三平;谢钢;杨奇;高胜利;;精品课程建设经验介绍——以国家级精品课程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的创建和成效为例[J];大学化学;2012年03期
5 邵燕芬;;第二课堂在应用型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定位[J];大学教育;2012年05期
6 李丽平;;教学认识论视野的转换——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7 吴薇;;大学学习学在中国:回顾与展望[J];高教探索;2007年01期
8 侯臣平;吴翊;;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几点认识——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年02期
9 查小春;;高校地理科学创新实验班课程结构优化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2年02期
10 陆根书;;优化学生学习经验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教学质量改进途径与方法探讨[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郑敏希;怀特海“事件”理论的哲学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庆丰;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辩证法理论[D];吉林大学;2006年
4 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关英菊;从“独白”到“对话”[D];吉林大学;2008年
6 田忠锋;形式逻辑前提批判[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瑞华;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8 杨丽;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批判及另一种发展的可能[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晓辉;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张雪红;基于中国情境的大学ESP课程模式与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磊;马克思的逻辑范畴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喻庆明;论关系思维视阈下的课程价值取向[D];西南大学;2011年
3 贺艳丽;大学生科研团队创新人格培养问题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4 王伟;怀特海过程哲学视野中的教学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慧青;教育投入虚实论[D];湖南大学;2006年
6 邢彩霞;中学生学习风格及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海涛;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及其当代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秀文;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9 郑敏希;怀特海“事件”理论溯源及阐释[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栾丹;高中生化学学习方式倾向性特征分析与转化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文宝;国外高等教育改革综述[J];外国教育动态;1981年03期
2 许卓明;对“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认识与实践[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刘昭;汤新华;;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实施成败评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4 张楚富;;我的教学观[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07期
5 刘春玲;国内外有关学习方式的研究综述及对我国教学发展的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年02期
6 杨豫晖;宋乃庆;;教师教学决策的主要问题及其思考[J];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7 史秋衡;郭建鹏;;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8 宋德云;李森;;教师的教学决策:内涵、构成及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12期
9 吴永军;再论影响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20期
10 孔企平;论学习方式的转变[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德合作广西行动学习项目在南宁启动[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2 胡蝶;;行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应用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8期
3 陈燕楠;;行动学习法:提升公共组织领导力[J];中国人才;2008年03期
4 Marshall Goldsmith;;行动学习法[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9年07期
5 郝聚民;李莉;余红;;行动学习介绍[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1期
6 张凯;;行动学习的理论基础分析[J];现代商业;2012年18期
7 桂英哲;;浅淡行动学习法在电网企业培训工作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3年22期
8 温海燕,潘杰义;行动学习法简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5期
9 秦旭芳;;行动学习法与行动研究之比较[J];师资培训研究;2004年02期
10 何丽君;何丽霞;;行动学习法让培训变得更有效率[J];中国人才;2006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梅龙宝;桑龙扬;;电子行动学习与外语教师培训[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梅龙宝;桑龙扬;;电子行动学习与外语教师培训[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董毅;张波;范桂欣;陈舒;宋燕霖;;行动学习十步法在技术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A];电网工程造价管理优秀论文[C];2011年
4 孙丽丽;张淑华;;高校教师知识分享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刘小芳;;用“行动学习法”管理班级的有益尝试[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祁裕;三团干群以实际行动学习梅莲[N];兵团日报(汉);2007年
2 张良;以实际行动学习卞峰煜同志先进事迹[N];绍兴日报;2007年
3 通讯员 农党办;市农委以实际行动学习十七大精神[N];四平日报;2007年
4 记者 廖庆凌;中德合作广西行动学习项目第二专题成果丰硕[N];广西日报;2009年
5 记者陈莉;行动学习解难题[N];柳州日报;2009年
6 市委宣传部 杨坚祥;引入行动学习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N];绍兴日报;2010年
7 黄文岩;长征学院 用“行动学习法”推动发展[N];中国航天报;2010年
8 记者 陈莉;在干中学 在学中干[N];柳州日报;2010年
9 记者 董明;展开热烈讨论 享受学习快乐[N];柳州日报;2010年
10 朱谐汉 国家行政学院培训中心副主任、教授;行动学习:现代管理培训的有效方法[N];中山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刚;工作场所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理论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栋;教师行动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中和;对行动学习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刘曾;行动学习法在改进销售人员绩效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3 李欣萍;行动学习与企业领导力提升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4 郑绮雯;行动学习与银行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顾巍;行动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绪红;行动学习及其在校本培训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翠玲;职业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行动学习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潘奇琦;T创意公司人才流失研究与解决方案设计[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9 董欣悦;行动学习法在内蒙古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马佳;基于行动学习法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49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49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