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过程层次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31 07:15

  本文选题:大学生 + 核心价值 ; 参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摘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认同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价值认同层次性分析理论上可以深化价值认同理论,实践上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价值认同危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过程可以分为基础层次、核心层次、关键层次、最高层次,每个层次具有不同的特点。高校应针对大学生认同过程的不同层次,运用相应的机制,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程。
[Abstract]:The high re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he hierarchical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value identity can deepen the theory of value identity theoretically and solve effectively the crisi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value identity in practice. The identification process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basic level and core level. The key level, the highest level, each level has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im at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proc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ntification, use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sm to strengthen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西安医学院人文科学系;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基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10A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邱柏生;;试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话语体系支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11期

2 柳克方;;价值认同与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少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述评[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孙智高;王志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3 谢丽萍;;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结构分析[J];兵团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4 张永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路径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张耀影;;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底蕴[J];才智;2010年15期

6 佟娟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1期

7 赵光军;;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张俊;王永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心理机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3期

9 赵光军;;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论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田淑霞;王俊奇;;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大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建新;;核心价值体系道德认同的依据和路径研究[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小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潘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机制论[D];苏州大学;2011年

3 韩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透视[D];南开大学;2009年

4 张娜;人文精神的消隐与回归[D];复旦大学;2010年

5 饶勇;红色资源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6 孙树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黄丽云;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价值观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巫阳朔;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10 张卫国;我国生态政治构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丽丽;当代大学生和谐心态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与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柳克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清波;新媒体视域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淑君;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田建龙;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境现状及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陈琳;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袁许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再思考[D];兰州大学;2011年

9 管清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10 肖辉;基于公民教育视角的中国公民文化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丽娟;李洪壮;陈晓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的调查及思考[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苏春艳;;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调查与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年05期

3 刘芳;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认同[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5期

4 龙一平;高军;;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06期

5 贺善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认同与冲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05期

6 陶倩;朱承;;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思考——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的考察[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23期

7 黄蓉生;白显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02期

8 王凬;;建构现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认同[J];探索;2006年01期

9 李辉;练庆伟;;价值认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取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年01期

10 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高君;;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J];企业家天地;2007年07期

2 吴静;;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内江科技;2011年03期

3 熊荣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教论坛;2008年03期

4 高艳青;;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陆林;王洪涛;索文斌;;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06期

6 洪棋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德育创建[J];双语学习;2007年04期

7 于海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两课”新课程建设[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谢俊;叶霏;;新时期高校论坛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5期

9 李卫衡;刘新庚;;试析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施途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洪云;李瑞勤;;关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反思[J];思想战线;2008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慧悦;许燕;;大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价值系统的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副会长 江必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价值[N];人民日报;2008年

2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3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4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王晓明;以核心价值为切入点整合企业文化[N];中国石油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6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裴睿 张全能;进京当保姆 最大收获是学会忍耐[N];成都日报;2006年

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宋波;召开大学生见面座谈会[N];中国矿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8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海莲;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赵静;信息商及其测度——以300名大学生测试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7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10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58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58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a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