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组织变革中利益博弈的聚点效应分析——以澳门一所高校为例
本文选题:高校组织变革 + 利益博弈 ; 参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摘要】:在澳门P学院的组织变革实践中,运用参与观察和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隐蔽性地进入现场,以主体的立场深入剖析高校组织变革中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利益表达者的真实利益诉求都是隐藏的。利益主体面对晋升制度、学科设置中的利益冲突时,通常采取"摸索"的解决方式,每一次"摸索"都附以"合理"的解释。然而先例的影响远远大于逻辑的重要性,诸如关注"核心利益"、"标杆"选择俨然成为利益博弈的聚点均衡。
[Abstract]:In the practice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 Macao P College,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of participating in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is used to enter the scene in a hidden way, and the influence of game between the interest subjects in the organizational chang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deeply analyzed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main bo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l interests of most of the stakeholders are hidden. In the face of the promotion system and the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the subject setting, the main body of interest usually adopts the method of "groping", and each time "groping" is accompanied by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precedent is far greater than the importance of logic, such as paying attention to "core interests" and "benchmarking" as the convergence point equilibrium of interest game.
【作者单位】: 澳门理工学院理事会辅助处;
【分类号】:G64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健;韦长伟;;当代中国社会二阶冲突的特点、原因及应对策略[J];河北学刊;2011年03期
2 朱圣明;;温岭参与式预算的衍进与深化——基于预算民主恳谈“实验场景”的解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王箫轲;;大国区域战略视角下的对朝政策比较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4 高春芽;;集体行动机制的演变:从个人理性到社会资本[J];教学与研究;2008年08期
5 谢惠敏;;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策略[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6 周民良;;全球治理、国家集群与地域战略[J];开发研究;2011年05期
7 高云燕;;组织绩效管理中冲突的模式架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1期
8 陈相秒;;解读华尔兹结构现实主义的两种合作观——析《国际政治理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9 陈北;;拉美绑赎保险的精算基础与中国保险业策略——以哥伦比亚为样本[J];拉丁美洲研究;2012年03期
10 童春荣;徐伟;;刑民界限之博弈视角下的刑事和解[J];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夏海斌;;外交功能的经济化——中国“外交资源”的经济效应[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朱圣明;;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博弈论分析——基于温岭新河羊毛衫行业的实证研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周方银;;Formal Models与国际关系研究[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4 周小亮;;保障改善民生制度建设的理论回溯与框架构建[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巍巍;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冲突与危机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继平;从冲突走向和谐: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文秀;论冷战后国内武装冲突和平解决的影响因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温融;应对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陈芮;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互涉[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宏松;国际防扩散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D];复旦大学;2007年
9 郑飞;北约核分享制度:变迁与管理(1954-1966)[D];复旦大学;2007年
10 续延军;经济相互依赖条件下的中美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亚维;奇瑞东方之子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刘鑫;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所诠释的和合精神[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晓荣;河南省农村教育福利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刘蒸蒸;相对获益视角下的联合国安理会扩大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田丰;战略性投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方;社会转型中的农村集体资源利益博弈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赵欣;社会利益与公共政策的互动效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王林;基于有限自动机的机器博弈系统建模与搜索算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9 石慧;市场进入的理论分析与典型工业市场的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郑广t/;集群营销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暨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冰;;利益博弈下的网络低俗化特征及其动因探讨[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梁巨龙;;群体性事件的政治学解读——以重庆出租车罢运为例[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杨宏山;;政策过程视角下的政府规制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9年11期
4 胡圣方;;冲突理论视阈下的网络群体事件探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张桂蓉;;农地征收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甘泉;何力军;;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利益博弈与经济后果[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7 王亮;;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博弈及问题对策——以河北省城中村改造为例[J];中外企业家;2009年04期
8 吴杰华;;利益博弈与制度变迁:基于制度经济学角度的理论反思——以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为实例的分析[J];理论月刊;2009年07期
9 郭丽君;;地方高校发展的困境与战略选择——基于政策博弈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05期
10 吴桂华;王历;;国际货币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洪波;;土地开发中的利益博弈与调节[A];不动产开发与投资和不动产金融——2005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孙立平;;公平的利益博弈要有制度保障[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3 谢炜;;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府部门间利益博弈[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4 李刚;;从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看大国问利益博弈[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5 戴凡;;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及超越——一个利益博弈的视角[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匡亚林;;府际利益博弈的均衡解[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方斌;谢君智;;规划利益平衡的博弈分析——以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田原;张乾;;“阳光采购”下的利益博弈及深层思考[A];政府采购改革与国际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谢炜;;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问利益博弈[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10 叶辛;张璐;;国外石油储备立法对中国的启示[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南军;资金入市促成利益博弈新格局[N];中国保险报;2005年
2 记者 张翔;股权分置改革的利益博弈 流通股股东能有多大发言权[N];中国证券报;2005年
3 冯雪梅;利益博弈中,谁是赢家?[N];证券时报;2006年
4 CUBN实习记者 田晶晶;车内环境检测标准难产 利益博弈是主因[N];中国联合商报;2010年
5 鲁证期货 王伟娟 张保华;国家利益博弈 细节分歧依然困扰G20[N];期货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陈国东 王勇;单独定价,一个费解的利益博弈难题[N];医药经济报;2004年
7 孟坚;城市规划模糊状态下的利益博弈[N];中国证券报;2003年
8 黄 标;江南水乡淤泥的利益博弈[N];经理日报;2005年
9 姜蓉;3000万美元华商货物被查抄调查:利益博弈中的困惑[N];中国经营报;2004年
10 李苑立;“询价制度”急征反馈各方利益博弈升级[N];中国经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丙宣;科层制、利益博弈与政府行为[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李玄;中国业主维权运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亓俊国;利益博弈: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吕竺笙;企业并购中的利益博弈与协调[D];复旦大学;2005年
5 邵平;商业银行利益博弈与协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余红涛;论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企业并购[D];复旦大学;2004年
7 李伟;国际转让定价:利益博弈与税制安排[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梁淑红;利益的博弈: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钟春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利益博弈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唐丽敏;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征地拆迁矛盾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军;试论地方立法中的利益博弈[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胡国强;村庄场域的非均衡利益博弈[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3 米中威;资本下乡:互动与博弈[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郑颖;基于利益博弈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行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乔俊;政策执行阻滞的利益因素分析[D];苏州大学;2007年
6 赵雪;利益博弈对政策执行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7 李方;社会转型中的农村集体资源利益博弈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周育海;精英主导下的村庄权力和利益博弈[D];复旦大学;2011年
9 徐大程;试析立法过程中的利益博弈[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毕庶研;我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86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86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