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教学的比较研究:以学生课程学习体验为视角
本文选题:中国 + 美国 ; 参考:《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摘要】:课程是大学教育的主要载体,是研究型大学保障本科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基础。对2010年中美两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具有自身特点,同时与美国研究型大学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研究型大学在今后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加强对课程目标梯度结构的改进,并且突破学科化的人才培养框架,增加跨学科的整合性学习,发挥合作学习活跃的优势,加强生师互动,提高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设良好的软环境。
[Abstract]:Curriculum is the main carrier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talent training.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put in 2010 shows that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teaching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e is also a certain gap with the 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in the future, Chinese research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gradient structure of curriculum objectives, break through the framework of subject-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increase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ed learning,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active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iculum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create a good soft environmen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分类号】:G64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小青,孙凤梅,宋敏,王立华,李为人,潘进;大学物理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2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3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刘育锋;论职业导向的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模式──美国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方法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5 马云鹏,吕立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与倾向——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设计者的访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6 林向阳,黄汉升;论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筛选机制和评价模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林向阳;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调研报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8 郭德红;;美国著名大学校长的整体知识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郜岭;;试析课程开发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申仁洪;现代科学观及其教育表象[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8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9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彦荣;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迟景明;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及其整合[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4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罗尧成;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6 郭丽君;多校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7 唐安奎;西部农村初中职业教育及其课程设计初探——以富顺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8 柳倩华;论美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巩江;中学生物学利用CAI开发学生多元智力的研究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志波;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振海,杨桂梅;MIT本科教育特色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2 任钢建;;中美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3 叶红,俞永康,郑清奎;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01期
4 李成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李华,蒋华林,刘西蓉;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2年04期
6 何仁龙,朱军文,潘艺林,马晓娜;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比较与反思[J];化工高等教育;2004年02期
7 沈红华;中国研究型大学形象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8 刘凡丰;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9 杨鑫;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发展概述[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10 方丽;浅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陆伟;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2 苗苗;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敏;中美家庭高等教育消费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2 徐海宁;中美日三国留学生教育的状况与政策比较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谢雪;中美大学德育的比较[J];教育探索;2002年08期
4 刘昌波;中美大学本科招生制度比较及其启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罗贤珊;;美国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1期
6 李淑娟;;中美高校创业教育比较[J];科技资讯;2010年36期
7 秦娜;;简析中美大学评价的差异[J];学周刊;2011年26期
8 王毅;;中美两国大学创业教育之比较[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9 雷曜,杨斌;中美商学院MBA招生工作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10 曾长秋,王s,
本文编号:1989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89771.html